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印度的小麦研究历史很长,19世纪末How-ard夫妇在小麦品种改良上就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但系统的研究却是1904年印度农业研究院(IARI)成立以后。在生理学方面,J.J.Ch-inoy博士和R.D.Asana博士的成就显著,尤其是60年代Chinoy有关温度的影响,Asana根冠比的研究为小麦生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享有较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3.
增加光照及其与改变源库互作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生殖生长期间的光照强度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在美国麻省和中国黑龙江两地,通过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密度的大豆群体进行增加光照和改变源库处理,研究了两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增加光照光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增加光照光处理的增产效果不同,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最为明显,花期增加光照增加单株荚粒数,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增加百粒重.鼓粒期增加光照处理,百粒重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增产不显著,说明鼓粒期后的光照条件对大豆产量及百粒重的调节有限.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源库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剪叶处理产量下降幅度较去荚大,即源在产量形成中更加重要些,而在花期的增加光照处理条件下,库也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可见,光照条件在源库关系中起着显著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等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是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而导致的大气紫外辐射(UV-B)的增加将会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命活动.文章概述了增强UV-B辐射作为环境胁迫冈子对大豆等植物形态、植物生物量、繁殖、光合色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UV-B吸收物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重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熟期大豆R4-R5期冠层某些生理生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应用冠层分析仪和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不同熟期、不同产量类型的大豆R4-R5期冠层结构特征、光合生理、冠层内微生态环境。结果表明,不论熟期早晚,高产大豆群体的共同特征在于LAI较高,叶片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均匀;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全冠层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从而使全冠层有较高的光合生产力。结果增加了植株荚、粒数及粒重,特别是增加了中上部的荚、粒数。不同熟期间的高产群体冠层特征的差异在于早熟大豆的LAI相对较低,截获的光能多少对于产量形成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高产群体叶倾角小,叶片平展,有利于截获更多光能;而晚熟大豆冠层郁蔽,LAI大,高产冠层各层次叶倾角大则有利于太阳辐射透射到冠层内部,增加群体内部受光量,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产量不同、蛋白质含量不同和加工品质各异的3个春小麦品种,研究了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素同化运转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物质的积累量,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高产低蛋白品种和干物质产量高于低产高蛋白类型,高产高蛋白类型积累量最高;营养体的氮素积累变化动态.因向籽粒中转运量的不同而异.各营养体对籽粒氮的贡献顺序为茎(含叶鞘)>叶片>穗轴和颖片;品种间开花前后的氮素同化量不同,高蛋白品种倾向于花前同化量多,高产品种花后同化量比例相对增加,高产高蛋白类型两者兼之,品种间花后氮素同化量占总同化量的变幅为15.35%~48.35%;生育期干物质产量高是高产高蛋白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氮素总同化量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氮素转运效率与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NHI:GHI比例决定着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耕作措施对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云南山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特殊的地形特征,极易引发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生产。采取有效的农艺措施来减少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通过4年定位试验对顺坡(2组处理)、横坡(2组处理)2种耕作方向的复合农艺措施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坡地红壤的径流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且产流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5.62%~75.82%。产流雨量与年降雨量呈现一致趋势。径流量和产流雨量呈线性关系(R_(NVF)~2=0.597 7,R_(OVF)~2=0.415 1,R_(OHF)~2=0.378 2,R_(OHFR)~2=0.335 5),其相关性大小顺序为顺坡处理横坡处理,不施肥处理施肥处理,覆膜处理揭膜处理(P0.01)。大雨(25~49.9 mm)和暴雨(≥50 mm)造成了年度大部分径流和养分的流失。横坡垄作组处理产生地表径流(177.13±28.87)~(182.28±33.75) mm,径流中总氮流失量(7.66±2.51)~(7.85±1.92) kg/hm~2,总磷流失量为(0.91±0.26)~(1.09±0.27) kg/hm~2,与顺坡垄作OVF(常规处理)相比径流和养分极显著减少了49.57%~52.13%,33.16%~53.88%(P0.01)。不同耕作措施下,复合耕作模式(优化施肥+横坡垄作+旺长期揭膜)拦截径流和养分流失的效果最好。RDA分析结果发现,与降雨量相比较,径流量是影响氮磷养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P0.01)。径流量与氮养分(NH_4~+-N除外)流失量的相关性高于与磷的相关性,表明氮比磷更容易随径流流失。顺坡处理NVF和OVF与环境因子径流量和氮磷养分流失量TN、TDN、NO_3~--N、NH_4~+-N、TP、TDP呈正相关,横坡处理OHF和OHFR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群体叶面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可精确控制水分条件的水肥平衡场,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条件下,分析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生殖生长期群体叶面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条件下,无机肥增施有机肥处理叶面积指数(LAI)较无肥和仅施用无机肥处理分别增加76.9%和45.5%,叶面积持续期(LAD)分别延长85.9%和53.5%,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51.4%和26.2%,产量分别提高38.3%和20.4%;在非灌溉条件下,无机肥增施有机肥处理叶面积指数(AI)较无肥和仅施用无机肥处理分别增加59.6%和7.1%,叶面积持续期(LAD)分别延长56.3%和9.5%,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46.9%和11.9%,产量分别提高28.4%和4.1%。增施有机肥对提高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前,转基因大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大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已成功将转基因大豆作为推动大豆产业发展的动力.我国转基因大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转基因大豆品种,应借鉴国外先进的转化技术和成功经验,立足现有技术,改进遗传转化体系.文章综述转基因大豆的应用概况和研究现状,介绍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和大豆转基因方法,阐述目前转基因大豆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