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2016年,我省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807),同时列入湖北省农科院创新中心项目(2016-620-000-001-017)。为减少农药用量,我们开展"水稻病虫一施多效减量施药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即在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选择合理高效低毒药剂,达到多种病虫同时兼治的效果,既减少农药用量,又能控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菜区无节制乱施药剂,甜菜夜蛾为害日趋严重。为了探索蔬菜用药无公害,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我们做了无公害农药复方苦参素和虫螨克防治甜菜夜蚁的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1、供试药剂:①复方苦参素(原名 84097,山西省中草药总厂生产);③ 1.8 %虫螨克(广西桂林集琦集团生产);③2.5%功夫(英国捷利康有限公司生产)。2、供试蔬菜:龙峰80天花椰菜,8叶期。3、试验地点:沙咀办事处沙咀三组,土壤肥力中等、面积0.5亩。4、喷雾工具: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 (二)试验方法:1、药剂处理:①复方苦参素1000培液;②复方苦参素 1500倍活;③18%虫螨克 2000培液;④1.8%虫螨克3000倍液;⑤2.5%功夫 3000信液;⑥清水对照 CK。 2、试验设计:小区面积 0.02亩,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小区定15株,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6天调查残存活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武汉、荆州、孝感、随州、武穴5个棉花主产区烟粉虱生物型组成。[方法] 通过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 mtCOI)为基础的PCR RFLP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湖北5个棉花主产区烟粉虱地理种群的生物型组成,并分析5个地理种群与其他省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Q型烟粉虱为湖北省棉花主产区的优势种群,而武汉温室种群则均为B型烟粉虱,土著生物型ZHJ1型在大田中略有分布;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湖北省棉花主产区B型和Q型烟粉虱种群均与中国其他多个省的烟粉虱种群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湖北省5个棉花主产区烟粉虱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加强新型测报工具试验示范工作力度,开发先进实用的现代监测工具,不断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测、自动记载和远程传输技术水平,推进粮食主产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2015年,笔者在中稻上进行了二化螟发生远程实时监测试验。  相似文献   
5.
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不统一,或者太复杂,不便于操作,会给统计工作带来难度,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数据真实性下降.本试验旨在用简单、科学的方法,评估水稻在生产过程中植保工作所挽回的粮食损失和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喷洒化学农药是害虫防治的首选办法,造成大量有毒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畜造成不可避免的危害。根据昆虫的趋光特点,利用特定的诱集光源,诱杀主要害虫,保护天敌。依据昆虫的上灯节律,规范灯光诱杀防治技术,达到节能增效和生态安全的效果。随着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灯光诱杀这一关键技术与传统的害虫防治技术比较,优势突出,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为农业安全生  相似文献   
7.
仙桃市烟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的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导致烟粉虱在我市普遍发生,其间2006年~2008年连续3a大发生,秋后城区空中大量飞扬着烟粉虱成虫,曾一度给市民心里上造成恐慌及出行带来不便,由于烟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和抗药性极强,导致田间防治难度大,在省的统一安排下,我们从2006年开始着手探索烟粉虱在本市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稻虾共作在稻田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了不同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虾共作对田间主要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及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均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防效可达85%以上,总体效果与化学除草处理36%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270 g(a.i)/hm~2相当。实施稻虾共作的稻田净收益为68 967.3~88 813.8元/hm~2,显著优于化学除草处理,较其收益增加4.7~6.3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烟粉虱露地越冬寄主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7~2010年连续调查发现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在湖北省露地能安全越冬,并成为翌年春季虫源基数的一部分。主要越冬寄主有荔枝草(Saluia plebeia R.Br.)、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q.]、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马蹄金(Dichondra micranrtha Urban)、金银花(Lonieera japonica Thunb.)等。越冬虫态主要是卵和伪蛹,冬后虫量与前一年烟粉虱的发生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一种多食性的小型昆虫。近年来,烟粉虱在我地发生危害较重,严重威胁蔬菜、棉花等作物的正常生长。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有效指导大面积防治,2007年~2011年,我们进行了防治烟粉虱药剂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