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粳稻育种组合选配的针对性和育种效率,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二维排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生态区80份粳稻种质资源的8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06%~36.97%,其中,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每穗总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4~2.06,其中,单株有效穗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实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在欧式距离9.0处,可将80份参试材料分为4类,各类表型性状差异明显;根据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80份粳稻种质资源中贵州的毕大香6号综合性状排名第1位,同时筛选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和单株有效穗数性状可作为粳稻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利用主成分二维排序分析筛选到矮秆、大穗、分蘖能力强及结实率高的4类优异种质资源,结合二维排序结果,大方晚糯是在二维排序重叠种质,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同时基于主成分构建了粳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方程。  相似文献   
2.
不同行距和播量对重穗型高产冬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培育的两个大穗大粒小麦品系为材料,通过对参试材料的生物学性状等指标测定比较,研究了不同播量和行距配置对重穗型高产冬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控制在每公顷450万基本苗和16.7cm行距配置模式下,冠层温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均优于其余配置处理,播量控制在每公顷450万基本苗下的各处理有效穗数高于其余播量,即每公顷450万基本苗处理优于其余处理。  相似文献   
3.
以叶色倒置小麦为材料,通过对叶色倒置小麦中倒置茎和正置茎上一些重要的形态、生理和产量等指标的测定及比较.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结果表明,倒置茎上旗叶先于倒二叶衰老,与此相呼应,在结实后期旗叶的绿叶面积比<倒二叶绿叶面积比,旗叶叶绿素含量<倒二叶叶绿素含量,伴随这种生理变化下...  相似文献   
4.
为发掘控制水稻外观品质相关性状的稳定QTL,利用籼稻品种‘贵9B’(Gui 9B)和粳稻品种‘热研2号’(Reyan No.2)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0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分别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5月将该群体种植于海南三亚和贵州贵阳2个不同生态环境,对稻米粒长和垩白粒率等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合相应的分子连锁图谱及完备区间作图定位方法,对外观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QTL检测结果表明:2个环境中共定位到16个外观品质QTL,分布在第1、第2、第3、第5、第9、第10和第11条染色体上,LOD值介于2.50~10.98之间,贡献率介于7.64%~19.89%之间。其中,有8个QTL为首次发现,有2个影响粒长的QTL在2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本研究有利于推动水稻外观品质性状基因遗传研究和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