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北京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8月在北京怀柔的二球悬铃木上初次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悬铃木方翅网蝽 (Corythucha ciliata), 但数量较少, 未造成明显危害; 2013年在北京昌平再度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 且种群数量极大。北京发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是该入侵物种在我国的最北分布记录。本文记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北京的为害现状, 并提供了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2.
有机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农业在国内正处于发展初期,生产技术不完善,经验少,有机水果生产中的植保技术和措施报道也很少。为此,我们选择了昌平区王家园果园作为示范园,进行了有机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本试验遵循以农业、物理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以药物防治为应急措施的有机果园病虫害防治原则,综合采取了土壤培肥,清除果园越冬病虫源,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人工捕捉或捏拿、剪除卷叶蛾等,利用赤眼蜂防治卷叶蛾、捕食螨防治害螨等技术措施。通过四年的试验,王家园果园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增加了30%以上,实现了不使用常规化学农药而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目的,并且顺利通过了有机转换期,进入了有机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3.
冯术快  卢绪利 《植物保护》2009,35(5):168-169
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观察表明,美国白蛾在昌平区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且该虫具有趋光、趋味和幼虫吐丝结网的习性。制定了加强监测预报和普查,在低龄幼虫期使用生物或仿生物、植物源类药剂进行预防,同时采取人工、物理和生物措施进行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棠透翅蛾在北京有机苹果园或生态果园的为害有增加的趋势。本文描述了成虫(包括雄性外生殖器)、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观察了其在苹果园的生活史。结果表明,该虫在北京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树皮内结茧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底至7月底。本文还讨论了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提出了应用性信息素及其他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7年在北京洋白蜡上发现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为害树干,这种象甲在中国分布较广,国内一直用名大粒横沟象Dyscerus cribripennis。本文记述了多孔横沟象的形态特征、寄主、对洋白蜡的为害,讨论了大粒横沟象的学名问题,并提供多孔横沟象的成虫和幼虫期形态(包括雄性外生殖器)、为害状等彩图。  相似文献   
6.
在枣疯植原体16S r DNA片段内设计并合成引物对DZ16SF-2/DZ16SR-2(扩增190 bp片段),用重组质粒p MD18-DZ16S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并建立枣疯植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检测体系。溶解曲线分析显示:该引物特异性好,该体系对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达102copies/μL。利用该体系对不同月份、不同发病级别的嫁接接种枣树接穗样品进行植原体含量测定。通过对高抗品种‘星光’,中抗品种‘黑腰子枣’、‘嘎嘎枣’和‘葫芦枣’,感病品种‘月光枣’、‘马牙枣’、‘莲蓬子’、‘北流西冬枣’和高感品种‘大红袍枣’嫁接到发病‘冬枣’砧木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病级、病情指数和病原浓度比较结果发现,表现无症状的样品中植原体的含量在每克鲜重105~106个,发病Ⅰ~Ⅱ级枝条中植原体浓度在106~107个/g,Ⅲ~Ⅳ级发病枝条含量在107~108个/g鲜重,而V级发病枝条达到每克鲜重109个,表明接种发病的接穗症状严重度与其体内植原体浓度积累密切相关。高抗枣疯病‘星光’品种嫁接接穗体内病原浓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有较多‘星光’接穗嫁接的发病砧木症状有所减轻,植原体浓度也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探索枣树品种的抗病机制、抗病性鉴定及枣疯病植原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