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与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应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已成为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要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尚需解决病毒的增殖与提取方法问题。1986—1987年,我们在进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增殖与提取试验中,总结出塑料薄膜罩围式增殖CPV 和直接从病死虫尸中提取CPV 的新方法。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病毒:松毛中CPV 毒源系中山大学昆虫所和本所病毒与生防组提供。  相似文献   
2.
昆虫杆状病毒增效蛋白(enhancin)也称病毒增效因子(viralenhancingfactor,VEF),是由某些杆状病毒基因编码具有促进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感染的一类金属蛋白酶[1],具酯酶活性[2]。增效因子在颗粒体病毒、昆虫痘病毒[3]及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disparMNPV)[4]均有发现。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Trichoplusianigranulosisvirus,TnGV)VEF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  相似文献   
3.
应用杆状病毒防治茶树害虫,国内报道不少,但病毒感染幼虫后的潜伏期一般都较长,往往害虫死亡,叶片已吃光。为此,我们筛选了一株高效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此系梁东瑞从贵州采集罹病油桐尺蠖虫尸,经室内分离纯化,重复感染试验,其潜伏期较短,感染力较强。电镜观察:多角体病毒为3-6角形,大小2-3微米,初步鉴定为核型多角体病毒(BsNPV)。田间防治油桐尺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的初步研究①吕颂雅孟小林徐进平郜金荣叶林柏(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2)PRELIMINARYSTUDYONTHESYNERGISTICFACTORGENEOFTHEPLUTELLAXYLOSTELLAGRANULO...  相似文献   
5.
6.
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全国茶区均有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们试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防治茶毛虫,获得结果如下: 试验材料和方法 茶毛虫NPV为四川大学生物系毒株。经室内感染,收集染病死虫,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纯化病毒多角体(PB)。田间防治浓度为5×10~5PB/ml和1×10~6PB/ml,相当于每亩用  相似文献   
7.
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