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9种树木的叶或果实等材料,用石油醚、乙醇和水为溶剂分步提取,浸渍制备18种树木提取液,通过植株选择着落法测定其对菜青虫Pieris rapae的忌避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树木提取液在处理后4h表现出较强的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供试药液对菜青虫的忌避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初选出忌避活性较好的6种树木提取液,其中最好的是樟树叶的乙醇提取液和山苍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对菜青虫处理后28h的忌避率仍可达到83%和82%。  相似文献   
2.
大叶桉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大叶桉叶精油进行柱层析分离、气—质联用分析和抑菌活性试验,比较分析了大叶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叶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气—质联用分析共分离出121个色谱峰,鉴定出60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3.9%),单萜和含氧单萜是大叶桉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改性膨润土对造纸废水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膨润土的改进进行研究,并对改性膨润土用于造纸废水处理,进行了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改性制得的MMH-膨润土对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平台结构的稳定性是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的最基础保障。为探究浮式风力机平台阵列的动态响应特性,该文提出一种3×3方阵排布的共用系泊系统多平台阵列方案,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 5 MW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通过辐射/绕射理论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并对比了单个平台和3×3方阵排布的多平台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在纵荡、垂荡和纵摇方向响应均集中于低频波浪(波浪频率低于0.5 rad/s时);3×3方阵排布位于四顶点处的平台存在一定的横荡响应,响应范围约为?0.2~0.2 m,其余平台横荡响应可忽略不计;随着环境载荷的加剧,单平台纵荡响应急剧增大,响应范围由?0.25~0.25 m增大到?1.5~1.5 m,多平台时纵荡响应变化不明显,均保持在?1.5~1.5 m,同时,多平台纵摇响应明显低于单平台,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案的有效,从而为未来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在植物病原菌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测定了金丝草水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20种常见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00×103 mg/L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其中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50%,尤其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率高达100%。由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分别为1,2,4-三羟基苯( 1 )、1,2-二羟基-4-甲氧基苯( 2 )、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3 )、小麦黄素( 4 )、β-腺苷( 5 )、咖啡酸( 6 )、留兰香木脂素B( 7 )、木犀草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 8 )、芦丁( 9 )及槲皮素( 10 ),其中化合物 2、3、5、7 和 10 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 6~10 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疫霉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在18.54~103.6 mg/L和21.38~87.83 mg/L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风力机大型化带来的叶片长度与重量增加导致的疲劳载荷,改善叶片气动性能,以尾缘摆角为控制变量,借助Fluent中的UDF接口,采用C语言编制控制程序,实现了翼型柔性变形;分析了原始翼型与尾缘柔性变形后翼型的静态升力特性和静态阻力特性;对比了攻角变化与摆角变化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摆动周期内的柔性翼型表面静压分布及其动态升阻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原始翼型相比,适当的尾缘变形可增大升力系数,减小阻力系数,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流场主动控制;翼型尾部柔性变化使得翼型压力面和吸力面功能交替变化,可实现对整个翼型升阻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林区小纸厂废液污染及治理技术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几项比较成熟的单项技术;提出目前应集中精力、因地制宜地加强全流程设备和技术的配套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活性最强,乙酸乙酯可溶部经柱层析分离,所得流分皆无明显抑菌活性,各成分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芦荟活性多糖保护性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自行研制的ACA(Alginate-Chitosan-Alginate)微胶囊技术体系,考察了芦荟液ACA微胶囊成囊过程及微胶囊24h平衡透析过程中芦荟多糖、芦荟蒽醌类化合物渗透分离情况。结果表明,芦荟液微胶囊化过程及微胶囊24h平衡透析后芦荟多糖总渗出率为27.7%,渗出多糖分子量<7600;芦荟蒽醌总渗出率为98.3%。在有利于保持活性的条件下,较好地实现了芦荟多糖和芦荟蒽醌两类不同功效成分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4种林木精油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对巨尾桉叶、细叶桉叶、马尾松针和杉木心材精油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并进行活性跟踪试验.结果表明,4种精油对不同菌种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巨尾桉叶、细叶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达0.0312 mg.mL-1,精油各成分对不同菌种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