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分子遗传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寄主水稻感抗机制的了解仍很有限。  相似文献   
2.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又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寄主 -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 ,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反应又叫非亲和性反应 ,是寄主中的抗病基因与病原菌中对应的无毒基因互作 ,诱导寄主中有关防卫基因迅速协调表达的结果〔2 ,5〕。水稻白叶枯病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是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7〕。目前从水稻种质中已经系统鉴定了近 2 0个抗病基因 ,并成功地克隆了 Xa2 1抗病基因〔9〕;从病原菌中已经系统鉴定了多个生理小种〔8〕或致病型〔1〕,并成功地诱导了一些无毒基因突变体和克隆了一些无毒基因〔4,6〕。但迄今对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分子机理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过程中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亲和互作中,4种多肽诱导产生,9种增强,1种减弱。其中,e,β,b,c,Ⅱ,a6种多肽的变化分别出现在2种组合类型的不亲和互作中。在亲和互作中,7种多肽增强,1种诱导产生。其中,b,c,c′,Ⅱ,a5种多肽的变化分别出现在2种组合类型的亲和互作中。7种多肽在亲和与不亲和互作中变化一致。其中,b,c,Ⅱ,a4种多肽分别出现在2种组合类型中,在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多肽c′在成株期IR26与JXOⅢ亲和互作中增强,多肽F在苗期IR26与XooM5203亲和互作中增强。这2种多肽在对应的不亲和互作中未见变化。在不亲和互作中,i,i,ii,iv4种多肽诱导产生,C,e,β3种多肽增强,这7种多肽的变化在对应的亲和互作中未见变化,但其中e,i2种多肽在其它组合类型的亲和互作中的变化一致。i,ii,iv3种多肽可能与抗病性有关,但在其它3个组合类型中未见这种变化。试验中未发现4种组合类型中一致变化的多肽。  相似文献   
5.
水稻IR26悬浮细胞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过敏反应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水稻IR26悬浮细胞与白叶枯病菌的不亲和小种(JXOV)互作时,在数小时内,悬浮细胞死亡率可达60%、膜透性增加40%、呼吸升高一倍多,而水稻IR26悬浮细胞与白叶枯病菌的亲和小种(JXOⅢ)互作时,在数小时内,悬浮细胞死亡率只有20%、膜透性只增加20%、呼吸升高不足40%,这些数据表明在水稻悬浮细胞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系统中可能存在着和水稻植株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系统中相似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一种细菌 (编号为W 1 )对草酸、苯乙酸、a 甲基巴豆酸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毒素具有生物活性。W 1能消除或减轻有机酸毒素引起烟草的坏死 ,解除有机酸毒素对水稻出苗的抑制 ,明显减轻水稻白叶枯病的病斑长度。这种生物活性属于解毒活性。对W 1的活性成份进行初步研究发现 ,W 1具有的广谱解毒活性。  相似文献   
7.
W-1是该研究室分离的1株解毒菌。油菜离体叶片W-1喷雾处理后,点接菌核病菌,3天后观察叶片发病情形。结果表明W-1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病作用。在苔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W-1,对油菜菌核病具有68.8%的防治效果。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细胞壁化学成份分析,W-1初步鉴定为乳酷杆菌属(Caseobacter sp.)。W-1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具有诱人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草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草酸作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草酸降解菌,获得对培养基pH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3株代表菌:AODU-1,AODd-2和AODd-3。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测定其草酸降解率,其中AODU-1的草酸降解率最高。用草酸降解菌AODU-1,W-1和WB(W-1与油菜菌核病菌拮抗菌B2的混合物)对菌核病进行油菜离体叶片的室内防病试验以及油菜的田间防治试验。在室内试验中,经AODU-1处理后,油菜叶片菌核病的发病率与病斑面积分别比对照减少44.75%和55.29%;而经W-1处理后则分别比对照减少50.28%和67.06%。在田间试验中,经AODU-1、W-1和WB处理后,油菜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均比对照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9.
细菌素Echcin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素Echcin是本研究室从来自水稻的菊欧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抗菌物质。本试验报道了Echcin防治作物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的研究。采用纸碟法测定了Echcin对5个属植物病原细菌共14个菌株的抑制作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Echcin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Echcin对番茄早疫病和稻白叶枯病的温室盆栽试验,同时开展了Echcin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chcin对5个属植物病原细菌、辣椒疫霉、苎麻疫霉、番茄早疫等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hcin喷雾2次,对番茄早疫病的盆栽防病效果为75.8%。Echcin拌种或后期喷雾1次,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达60%以上,优于井冈霉素。  相似文献   
10.
细菌素Echcin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菌素Echcin是本研究室从来自水稻的菊欧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抗菌物质。本试验报道了Echcin防治作物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的研究。采用纸碟法测定了Echcin对5个属植物病原细菌共14个菌株的抑制作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Echcin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Echcin对番茄早疫病和稻白叶枯病的温室盆栽试验,同时开展了Echcin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chcin对5个属植物病原细菌、辣椒疫霉、苎麻疫霉、番茄早疫等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hcin喷雾2次,对番茄早疫病的盆栽防病效果为75.8%。Echcin拌种或后期喷雾1次,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达60%以上,优于井冈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