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湛江南亚热带植物园的火龙果病害调查,发现1种新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病斑红色或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少数不规则形,稍凹陷,外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可呈现褐色坏死斑。从田间感病火龙果茎的病健交界处用PDA培养基分离,获得了菌株BJ28,并对其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BJ28为致病病原菌。采用引物ITS1和ITS4对致病菌的ITS1-5.8S-ITS2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致病菌的ITS1-5.8S-ITS2序列与HQ608063(Nigrospora sphaerica)同源性最高,达到100%。通过培养形状、形态学观察和ITS1-5.8S-ITS2序列分析,将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鉴定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Sacc.)E.W.Mason]。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火龙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高密度的种植和不科学的栽培管理使得火龙果植株病害突显。广东省湛江市台风频繁,大面积的伤口和高温高湿的气候为病害侵染和传播提供了适宜条件,使得该地区火龙果病害日益严重。在湛江市发现一种危害火龙果植株茎和果实的新病害——火龙果锈斑病,严重时果园发病率可达50%。本研究拟采用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叶斑病新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澳洲坚果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将采集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运用柯赫法则测定致病性,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都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一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ITS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将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DA培养基最有利于该病原菌生长,培养3d后,菌落直径达62.9mm,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病原菌在15~3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8℃;病原菌在pH值4~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7生长最佳,全光照有利于病原菌生长。首次报道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  相似文献   
4.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重要病害,为了探明芒果果皮蜡质结构在其抗炭疽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胶孢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无伤接种的方法对20个芒果品种脱蜡处理前后的抗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皮蜡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蓝丁胶粘黏脱蜡可破坏芒果表皮蜡质结构,使其片层状蜡层减少,蜡质裂痕增多。脱蜡处理后,部分芒果发病率升高,热农1号、椰香和红象牙等10个芒果品种果实脱蜡处理后其对炭疽病抗性显著下降。说明脱蜡可导致果实发病速度加快、抗病性降低,证实蜡质结构在部分芒果品种果实抗炭疽病菌侵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物理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