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乌兹别克斯坦表层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结构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乌兹别克斯坦表层土壤元素的组成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土壤元素含量平均值、变异系数等特征进行了计算,比较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乌兹别克斯坦表层土壤Ca、Na、Mg等化学活动性元素的含量以及Co、Be、K、Zn等元素的含量偏高,而Al、Fe等其余元素含量相较于世界土壤中值偏低,变异系数也较小。元素含量的聚类分析表明,Ca、Sr、Mg、Na等化学活动性元素和Al、Fe等其他元素的特征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Gs+软件对乌兹别克斯坦土壤表层元素含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Al、Fe、Be、K、Ti等元素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Cu、Pb、Zn、P等元素的空间结构显然已受到一些施肥、污灌、工农业生产等小尺度因素的影响,但整体上还没有达到破坏其原有空间格局的程度。化学活动性元素Ca和Sr除受土壤母质的影响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部随机因素的影响,在抽样尺度下没有空间相关性。另外,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乌兹别克斯坦土壤表层元素重金属Cu、Cr、Zn、Pb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为轻微,其中Zn和Cu危害程度最高,这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2.
新疆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水文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综合分析湖泊沉积记录的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特征及演变规律基础上,对新疆不同时间尺度上湖泊的水文变化进行了研究.新疆不同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存在差异,北疆全新世主要经历了早期温干、中期暖湿以及后期温十的气候演化过程,但不同湖泊记录的气候转型时间有所差别.南疆全新世以来湖泊记录研究较少,对气候演变规律有不同的认识,但中全新世暖湿气候特征具有一致性.根据近千年来的湖泊沉积记录研究,近百年来新疆处于暖干化阶段.总体来看,全新世以来湖泊水位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并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然而,近50年来,随着流域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等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流域水资源的匮乏,导致湖面的快速萎缩,引起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地质历史时期的湖面升降,敏感地体现了气候的波动过程,由气候因子波动及人类活动趋势分析,新疆湖泊水面将继续萎缩.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IS数据的近期新疆主要湖泊水面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的水面积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指示器。利用2000-2011年的MODIS影像,提取新疆水面面积大于100 km2的11个湖泊信息,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个湖泊总的水面积年变化大,其中最低值出现在2001年,约为4 585 km2,峰值在2003年,水面积为52 77 km2,湖面变幅大且频繁,而近几年湖泊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从海拔和地域上分析,阿雅克库木湖等青藏高原型湖泊呈现持续扩张态势,山地湖泊如赛里木湖等湖泊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而出山口绿洲湖泊如博斯腾湖水面积逐渐萎缩,尤其是平原湖泊艾比湖和玛纳斯湖等湖泊水面年变化幅度大,且极不稳定。新疆地区不同海拔和区域主要湖泊水面积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区域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征,但近期湖泊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气候变化一致,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尔泰山区白湖水质水量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湖位于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人迹罕至,湖泊及其流域环境保持自然状态。湖水直接接受喀纳斯雪冰融水补给,湖泊基本特征的变化敏感地反映了流域的气候变化。开展核心区湖泊流域水文、水质以及生物等基本特征的调查,为了解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征与规律,为科学保护和管理环境、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据调查,目前白湖最大水深为137 m,湖泊面积约9 km2,蓄水量4.1×108 m3,湖水矿化度为32.9 mg•L-1,硬度和碱度分别为17.1 mg•L-1和18.2 mg•L-1,pH为8.3,水体呈弱碱性。水化学特征与喀纳斯湖接近,但水体颜色差别大。采用LEO1530VP扫描电子显微镜、INA C300 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水体中白色悬浮颗粒主要为石英矿物,并从河源区物质、河水动力以及湖水介质3个方面分析了白湖颜色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50年来内蒙古河套平原气候及湖泊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和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内蒙古河套平原主要湖泊乌梁素海和哈素海面积、水质等环境参数变化过程,探讨湖泊环境演化的原因.研究表明:河套地区近50年来增温趋势明显,降水处于波动下降之中.但近30年来,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却有所增大,这主要是由于黄河水灌溉农田后的退水补给增加,导致湖泊面积呈现扩展的趋势.同时,由于湖泊水生植物快速堆积以及流域物质淤积等原因,湖底抬升迅速,造成在相同来水情况下湖泊面积扩展幅度增大.通过湖泊水质资料分析,河套平原湖泊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含量较高,水质逐渐变差的趋势明显.乌梁素海处于河套灌区后套平原的最低端,直接纳人农田退水、工业及生活污水等,引起湖泊水质较严重的富营养化.相对而言,哈素海水质较好,但也呈现下降趋势.在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尤其是近期强烈的人类活动,河套地区湖泊面临着较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改善该地区的湖泊环境,需要加强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统筹社会经济与流域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主要湖泊水资源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主要淡水和微咸水湖泊的水量、水质状况,对近50 a来不同类型湖泊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呼伦湖的水量最大,达52.1×108m3;哈素海水量最小,仅0.18×108m3。哈素海为淡水湖,矿化度仅0.6 g·L-1,其余湖泊均为微咸水湖,其中达里诺尔湖矿化度最高,达6.1 g·L-1,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与乌梁素海、岱海和红碱淖相同。哈素海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2+-Mg2+-HCO-3-SO2-4;而呼伦湖为HCO-3-Na+。内蒙古地区湖泊总体上呈现出水位下降、面积收缩小、水量减少、水体咸化的特征。湖泊水质变化与湖泊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湖泊水量增加水体淡化,反之咸化。淡水湖泊哈素海水质基本稳定;呼伦湖、岱海、达里诺尔湖和红碱淖水体矿化度升高较快;而乌梁素海由于受水利工程与农业灌溉等的影响,湖泊水量较为稳定,但水体矿化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塔吉克斯坦是与我国东部接壤的内陆高山国家,其化学元素背景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同气候类型区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9-10月采集了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塔吉克斯坦不同区域的表层土壤和沉积物,通过对不同土壤/沉积物元素组成与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沉积物的元素含量为:Ca > Al > Fe > Mg > Na > Ti > P > Mn > Sr > Zn > V > Cr > Ni > Cu > Pb > Co > Cd。主成分分析表明,塔吉克斯坦不同土壤和沉积物的元素分布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总体所占比例约为60.0%和12.6%。城区和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Cd、Cu、Pb、Zn)含量高于人类活动弱的基岩和山区,人口密度相对高的西部地区重金属含量高于东部地区,受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杜尚别地区河道泥沙中Cd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塔吉克斯坦地表不同类型土壤人为污染弱,但局部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活动引起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其中,Cu污染相对较重,Pb、Zn较轻,而Cd主要与工业点源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