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8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应用生物防治最早的国家。比德国哈提Hartig在他的著作里提出生物防治的思想和美国成功地应用澳州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要早1200~1500年一、中国古代对害虫天敌的认识害虫天敌主要包括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昆虫病原微生物等。在浩瀚的古代博物文献中,这些类别的天敌及一些害虫天敌的食性、生殖行为等生物学特性,都有详尽的观察、记载。笔者将收集的有限资料,归纳于右表。  相似文献   
2.
1985年4月16-18日,中国农科院生防室与陕西农科院植保所联合主持,在西安召开了“全国昆虫病原真菌开发利用座谈会”。会上,回顾了我国卅年来利用昆虫病原真菌的成绩及经验教训。论证了开发利用昆虫病原真菌的经济意义,在害虫自然控制及综合治理中的地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寄主十分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国内外应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防治。在害虫种群数量的自然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往白僵菌菌种选育。多以田间分离株为出发菌株。选育出的菌株,性状分离严重,优良性状仅能保持6-8代。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罹病的桃小食心虫和蛴螬僵尸上分离到产孢量较高的球孢白僵菌菌株46-1和卵孢白僵菌菌株4号,经紫外线照射处理,获得2个球孢白僵菌菌株23号和53号、1个卵孢白僵菌菌株45号,它们的产孢量和毒力稳定高于亲本,而且生产性状和田间防治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制剂不同剂型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在辽宁省昌图县进行白僵菌制剂不同剂型防治亚洲玉米螟试验。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在亩施菌量相等条件下,用可湿性粉剂喷雾,粉剂喷粉和手撒颗粒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用2.5×10~4亿孢子/亩剂量,在玉米心叶期防治一次,玉米螟幼虫可减少90.5~91.6%。用同上剂量和剂型,在两个乡镇1.2万亩玉米上大面积防治示范,三种施药方法玉米螟话虫数分别减少86.9%、80.7%和78.5%。其中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效果和防治工效均较高,防治费用较低,无粉尘污染,菌剂便于运输及贮存,且适合于超低量喷雾,有推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要重视“健壮素”、“膨大素”的推广应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王崇义国家科委农村中心副研究员吴正铠江苏淮阴教育学院沈长柏教授研制的玉米健壮素和块根、块茎作物膨大素,是目前国内应用面积较大、效果好而稳定的两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玉米健壮素有利于植...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科院生防室及吉林省农科院联合召开的赤眼蜂科研及生防专项汇报会,于1984年12月5-9日在云南昆明召开。 与会代表汇报了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下达的八个生防专项科研进展情况;交流、讨论了赤眼蜂科研、应用情况。并对“七五”规划期间的生防工作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紫外线对蜡蚧轮枝菌原生质体及分生孢子的诱变,获得了3个产孢量比对照提高10倍以上的菌株,其对桃蚜及绣线菊蚜的致死率比对照菌株提高30~50%。连续三代培养、保藏半年的突变菌株,其产孢量及对蚜虫的致死率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将辽宁、河南、山东等地采集到的70个寄生于桃小食心虫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以3龄桃小食心虫进行筛选,得到了46-1,46-2和37-3三个致病率分别为96.7%、92.8%和93.3%的优良菌株。以四个代表高,中、低致病率的菌株46-1、46-2、7-1(43.3%)和66(33.3%),测定其菌丝的生长量,产孢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结果显示菌株的致病力与菌丝生长量、几丁质酶活性、菌株产孢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十三株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3株球孢白僵菌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不同寄主分离的白僵菌具有不同的酯酶图形,同一寄主分离的菌株,其酯酶同工酶也表现一定的异形性。球孢白僵菌对寄主的毒力有较大的专一性,并与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