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起,我们根据当地大黑、暗黑和铜绿三种优势金龟子出土高峰整齐、出土至产卵时间长和出土后必须取食植物叶片的习性,进行了毒枝诱杀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 一、毒枝诱杀的防治效果 城岗乡郑良村是大黑、铜绿和暗黑金龟子的混发区,1984年3月中旬挖查田间虫口密度,每亩有大黑金龟子4876头,暗黑蛴螬1344头,铜绿蛴螬7315头,当即定为毒枝诱杀示范田,分别在三种金龟子的出土高峰期插放毒枝诱杀。9月上旬花生收获前调查田间蛴螬密度,每亩有大黑蛴螬255头,暗黑蛴螬510头,铜绿蛴螬255头,分别比1983年下降94.8%、50%、90%。  相似文献   
2.
1987年以来,我们在对小麦沟金针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对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其结果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报道如下: 一.大力开展农业防治,恶化沟金针虫的生存环境。 1.有水旱轮作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1年,  相似文献   
3.
我县为害花生的蛴螬有16种之多,其中发生量大为害重的有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old。)和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Motsch.)两种,1981—1984年,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进行了系统地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立民 《植物保护》1987,13(2):49-49
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是本县花生蛴螬的优势种。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只要搞好成虫防治,即可控制为害;但对其他2种,必须采取成、幼虫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适期防治,本站1981—1986年,对3个优势虫种的测报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制订了一套测报办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微胶囊剂是一种新型的农药缓释剂。本站1985年秋播时,用临沂产32%辛硫磷微胶囊剂和连云港产25%辛硫磷微胶囊剂进行了拌麦种防治蛴螬的试验。 试验在盆池内进行,设32%辛硫磷微胶囊剂拌种接虫、25%辛硫磷微胶囊剂拌种接虫、50%辛硫磷乳剂拌种接虫、清水拌种接  相似文献   
6.
玉米田桃蛀螟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集度指标三种方法测定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的分布为聚集分布,用M-X的回归关系作进一步分析,聚集分布的类型为核心分布型,线性回归主程为M=2.218+1.128X。顷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理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7.
大黑金龟子是我国北方旱作地区农田蛴螬的优势虫种,其四个虫态中,以成虫和初孵幼虫的抗药力最差,是防治上的主攻环节。但因幼虫生活在地下,在防治季节内多干旱少雨,农药很难渗透全土层,防效不理想。在成虫防治上,各地采取了撒毒土、地面喷粉和地面喷雾的防治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田内大量施药,污染土壤,杀伤天敌,使农产品残毒量升高;二是技术复杂,成本大,经济效益低。笔者根据大黑金龟子出土早,活动能力差,出土高峰整齐,出土后必须取食植物叶片补充营养的特性,于1985~1987年进行了毒枝、毒叶诱杀大黑金龟子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麦田沟金针虫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以来,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发生量逐年上升,麦子受害逐年加重,利用过去推广的药剂拌种、土壤处理方法已难控制其危害。在沟金针虫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春季危害的特点,笔者于1989~1990年进行了春季麦田沟金针虫药剂防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沟金针虫回升迅速,麦田受害严重.为搞好测报及防治工作,笔者对麦田沟金针虫的分布型及取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及方法(一)调查方法1987~1989年在小麦收获期,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麦田沟金针虫的分布型.每块四分成4个区组,每个区组又划分成4个小区,共16个取样区.每个取样区面积为4m~2.每取样区随机挖查4个样点,每个样点挖查0.11m~2,每块田共取样64个点.总共挖查11块麦田.(二)分布型及聚集程度的分析方法1.Daivd Moore(1954)的丛生指标 Ⅰ.I=S~2/(?)-1,S~2为方差,(?)为平均虫口密度.当I=0时,为随机分布;I>0时,为聚集分布;I<0时,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