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茗荷俗称芽荷,原产我国长江沿线及以南地区,在我国已有上千年栽培历史,目前在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通地区的通州、海门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并逐步向大棚及露地大面积栽培方向发展。茗荷的嫩芽、花轴、地下茎带有特殊的芳香味,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但以花轴食用为多,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特种块根蔬菜三叶香芋简介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英  吴军 《蔬菜》2002,(3):12-12
三叶香芋是香芋中的一个变种,学名菜用土栾儿(Apios americanaMedic),别名香芋、美洲土栾儿、食用土栾儿。食用块根,因其肉质似薯类,味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尽,故此得名。据分析,三叶香芋块茎干物质中含淀粉36%,粗蛋白17%,聚糖4.9%。食用后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的作用,是一种发展前景很好的块根类蔬菜。三叶香芋食用方法荤素皆宜,一般洗净去皮,切成块或片用以炖鸡、鸭,烧肉或蒸熟去皮切片凉拌皆可,是款待上宾的佳肴。香芋在长江下游地区栽培历史已有百年以上,目前在江苏的通州、海门、启东市…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市西瓜产区蔓枯病在梅雨期暴发流行,重发田块病株高达90%以上,导致西瓜绝收,严重影响农民收益,该病成为西瓜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于1999~2000年在通州市海晏镇进行了使百克防治西瓜蔓枯病应用技术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病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泗棉4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高衣分棉花新品种,原名泗阳167.为有效引进与推广该品种,2001年春从育种单位引进了该品种的脱绒原种,进行了示范种植,并同时开展了密度与肥料组合试验以及与当地常规棉花品种的小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5.
周成英  吴军 《蔬菜》2002,(3):12
三叶香芋是香芋中的一个变种,学名菜用土栾儿(Apios americanaMedic),别名香芋、美洲土栾儿、食用土栾儿.食用块根,因其肉质似薯类,味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尽,故此得名.据分析,三叶香芋块茎干物质中含淀粉36%,粗蛋白17%,聚糖4.9%.食用后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的作用,是一种发展前景很好的块根类蔬菜.三叶香芋食用方法荤素皆宜,一般洗净去皮,切成块或片用以炖鸡、鸭,烧肉或蒸熟去皮切片凉拌皆可,是款待上宾的佳肴.香芋在长江下游地区栽培历史已有百年以上,目前在江苏的通州、海门、启东市以及上海的崇明县种植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6.
设施保护地蔬菜鼠害危害特点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蔬菜的鼠害问题也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制约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因素。鼠害猖獗,常常造成保护地蔬菜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毁棚绝收,给菜农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害鼠经常糟踏污染蔬菜,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锐劲特防治水稻主要害虫最佳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成英 《植物医生》2002,15(4):29-30
水稻中后期是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我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8月底到9月初,因此,搞好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锐劲特对白背飞虱、褐飞虱、螟虫、纵卷叶螟等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为了确定合理的防治策略,达到总体防治用药一次,既能防治白背飞虱、褐飞虱又能兼治螟虫的目的,2000年至2001年作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秦优10号"是由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半冬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2006年通过国审(编号:国审油2006003).2006年9月我站引进示范,示范种植面积170 亩,平均单产276.5kg,比"秦优7号"增产14.7%,示范点最高单产341.5kg.现将示范种植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矮苗壮(多效唑一增产素的复配剂)拌种,是小麦生产上进行化学调控的主要技术措施.为研究包衣小麦种复合应用矮苗壮拌种的出苗安全性和化调效果,同时,探讨改进包衣剂配方成份,我们于1998年秋播前后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