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本研究对芒果上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温度(27±1)℃、RH (75±5)%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虫态巴氏新小绥螨对茶黄蓟马的捕食效能,并通过其瞬时攻击率(a)、处理时间(Th)和捕食效能(a/Th)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茶黄蓟马的成虫、1龄和2龄若虫均可取食,并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捕食螨日取食量逐渐增加,其中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和第2若螨对茶黄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效能最大,每日分别达10.35、12.82头,而雄成螨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效能最大,为每日12.48头。巴氏新小绥螨的雌成螨和雄成螨均对茶黄蓟马的2龄若虫表现出最强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27和1.1208,第2若螨则对茶黄蓟马的雌成虫表现出最大攻击率,为1.5774。  相似文献   
2.
以斜纹夜蛾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国范围内斜纹夜蛾分布记录及全球气候数据库气候因子信息,采用生态位模拟预测现代(1970—2000年)、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斜纹夜蛾在我国自然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及其越冬边界,采用刀切法(Jackknife)分析评价气候因子对斜纹夜蛾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是影响斜纹夜蛾分布最重要的气候因子;现代斜纹夜蛾在我国的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在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2050s时期,斜纹夜蛾在我国的适生分布范围扩大并往北扩张,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最适宜分布区范围扩大明显,北方的陕西省和山西省发展为最适宜分布区;2070s时期,适生分布范围继续往北扩张,但最适宜分布区有所减小。当前,斜纹夜蛾自然越冬区域在我国冬季最冷月份温度0℃以上区域,其自然越冬边界和冬季0℃分界线大致吻合。在地势上,斜纹夜蛾的自然越冬边界主要为我国横断山脉、秦岭和太行山脉北部一线,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未来气候变暖,斜纹夜蛾的自然越冬边界会往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张。  相似文献   
3.
以十堰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用SPSS 20.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情况。结果表明,十堰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主要以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的科技人才为主,形成了以技术帮扶和政策宣传为主、项目合作为辅的科技服务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特派员的信任情况和服务满意度是影响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十堰市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优化管理模式,构建长效机制;抓好人才培育,提升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强化精准服务,提升对科技特派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