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供试水稻样品的采集田,系经采用塔氏器Tullgren apparatus烤螨法;50%乙醇浸泡法和直接剥检法等检查证实,其叶鞘内侧不存在趺线螨Tarsonemus spp.或狭趺线螨Steneotarsonemus spp.为害,而且在其典型的水稻紫杆病株上,能分离到Acrocylindrium sp.等病原真菌。这些病,健株体内多种有机物成分的测定揭示,水稻紫杆病株体内有机物含量的改变,也呈现一般侵染性病害共有的若干病理现象。所测水稻紫杆病植株,其体内多种游离氨基酸,例如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缬氨酸Val、酪氨酸Tyr、丙氨酸Ala、谷氨酸Glu、丝氨酸Set、门冬氨酸Asp、门冬酰氨Ash、组氨酸His等11种氨基酸的含量普遍减少;而可溶性糖、糖苷酯、脂肪酸、木质素、多酚类等有机物含量普遍增加。其中以游离氨基酸的减少、木质素和脂肪酸的增加,尤为显著。试验结果对水稻紫杆病的病原性质及品种抗病性的可能机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去毒桐粕配台日粮饲喂生长肥育猪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粕经去毒后,含粗蛋白质36.13%,氨基酸总量为32.22%,占89.18%,其中赖氨酸含量为1.425%,含硫氨基酸为0.516%,总能17.51MJ/kg,代谢能5.46MJ/kg,P高于Ca、Fe、Zn含量丰富。经生长育肥猪饲养试验,屠宰测定,病理解剖,组织观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配合8.3%,其适口性好,平均日增重565.99g,料肉比3.62:1,屠宰率74.98%,肉眼和组织学检查无有意义的病理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虽然白细胞计数(WBC)桐粕组极显著低于鱼粉和豆粕组(P<0.01),显著低于菜粕组(P<O.05),血清尿素氮(SUN)极显著高于鱼粉组(P<O.01),但仍属正常范围值,其它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桐粕经去毒,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稻区稻褐飞虱危害严重。目前推广的杂交水稻及常规良种对稻褐飞虱的抗性参差不齐。1978—1981年我们对有代表性的诸品种,分高抗、中抗、不抗三种类型进行抗稻褐飞虱成份的探索性分析,结果发现抗性品种植株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低,其中天冬酰胺最低,可溶性糖亦低,而γ-氨基丁酸和组胺的含量则较高;不抗品种则刚好相反。γ-氨基丁酸是抗生性的重要成份,系由植株谷氨酸脱羧酶催化生成。在目前推广的杂交水稻组合中抗性强弱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上述诸项可作为抗性指标扩大范围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去毒桐籽粕饲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籽粕含有多种醇、二萜脂等有毒物质,因而长期以来只能用于肥料。桐籽粕中含代谢能5.46MJ/kg,粗蛋白质约36.13%,赖氨酸1.43%及较多的铁。小白鼠、肉用仔鸡饲养试验及屠宰测定试验表明:在肉用仔鸡前期日粮中加入5%~8%的桐籽粕,虽然略逊于优质蛋白质饲料,但作为中、低档蛋白质饲料资源,仍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在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考虑丰产性较多,对组合的抗病虫性研究较少,以致目前推广中的某些杂交水稻组合抗病虫能力很差,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损失。鉴于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对水稻的危害日益加重,我们在1977、1978两年中以湖南省试验和推广的63个杂交水稻组合和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为杂交水稻的抗性育种和抗虫杂交水稻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6.
茶皂素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传统上制备茶皂素的方法是水溶液提取或乙醇溶液提取 ,提取液经沉淀处理去杂后浓缩、干燥 .所得产品中茶皂素含量为 75%~ 83% [1~ 3 ] .由于茶皂素含量低 ,杂质多 ,产品色泽深 ,空气中放置容易吸潮 ,限制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而且不便于贮藏和使用 .为此 ,本试验探索了用水溶液提取 ,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层析 ,乙醇洗脱及脱色剂处理的茶皂素制备新工艺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供试油茶籽饼由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榨油厂提供 .主要试剂有 :工业酒精 ,大孔吸附树脂 ,脱色剂TN,脱色剂 DW,脱色剂 AC,香草醛 ( A.R) ,浓硫酸( A.R) .茶皂素含量测定采…  相似文献   
7.
8.
茚三酮与各种氨基酸的反应,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只生成一种兰紫色的物质。经1978—1980年多次实验证实,各种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并不是生成一种有色物质,而是生成多种相应的有色物质。  相似文献   
9.
植物素9501的提取及杀钉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植物素9501的提取及纯化新工艺,用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制得的产品纯度高,不吸潮,且成本较低,杀钉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1981-1982年重复选6个抗或中抗的籼、粳稻品种(抗病的IR26、南粳15、早生爱国3号和中抗的74-105、农垦57、窄叶青8号)以及3个感病的籼、糯品种(珍珠矮、金刚30和江宁糯),以白叶枯菌致病力强的2个菌株(78-4、77-102)和致病力弱的2个菌株(75-1、76-1)于分蘖始期分别剪叶接种。接种后15天按国内分级标准记载病情并取样,采用纤维素薄层层析法测定糖类、糖苷酯的组分和含量,1982年稻剑叶期还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了脱氢脯氨酸(△'-吡咯啉-5-羧酸)的含量,分析它们与抗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