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异显著,体长的分布则在2~5龄有显著差异,同时取食南瓜、黄瓜、西红柿的幼虫发育历期较长,而取食白菜、烟草幼虫发育历期较短。  相似文献   
2.
韩椒的栽培     
一、育苗1、种子处理将韩椒种子置于55℃的温水中浸泡12h,捞出后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拌种,混拌均匀后备用。2、苗床准备在温室中间钉一些支架,将育苗盘装上育苗土放在支架上,准备播种。3月中旬,把拌过药的韩椒种子均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繁殖行为日节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摸清斜纹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行为节律变化,在室内分别用烟草和白菜饲养3代,建立烟草种群和白菜种群,比较分析了成虫的羽化、交配、产卵等行为节律。结果表明:烟草种群雌虫有2个羽化高峰期,分别在熄灯前2 h和熄灯后1 h,雄虫只有1个高峰期,出现在熄灯后2 h;白菜种群雌、雄虫均有2个高峰期,主、次高峰期分别在熄灯前后1 h内和熄灯后4~5 h。2种群均有2个交配高峰期,烟草种群第1高峰期在熄灯后2 h,而白菜种群在熄灯后5 h,第2高峰期均在开灯前2 h;烟草种群和白菜种群一生的交配持续时间分别为54.78±3.09 min和60.00±2.58 min,差异不显著;烟草种群一生交配1~3次,而白菜种群只交配1次,差异极显著;2种群均只有1个产卵高峰期,烟草种群在熄灯后4 h,白菜种群则在熄灯后5 h。表明斜纹夜蛾取食烟草和白菜2种不同寄主其成虫繁殖节律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一、耕作松土节水措施采用深耕松土、镇压、耙耱保墒,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等耕作方法,可以疏松土壤,增大活土层,增强雨水  相似文献   
5.
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PK-15细胞,对27种天然化合物的抗PRV作用进行筛查,并探讨抗PRV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分别将27种天然化合物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感染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法(CPE)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其细胞毒性及对病毒吸附、复制和直接杀灭的作用。在药物与PRV共同作用于PK-15细胞24、48、72 h后,RT-PCR检测PRV的代表基因IE180、UL30和UL22在胞内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肉桂酸衍生物(cinnamic acid derivative,CAD)具有抗PRV的活性,其EC50为(8.443±0.216)μg/m L,SI为6.6,最高抑制率为76%。3个时间点胞内IE180、UL30和UL22基因的拷贝数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CAD对PRV有直接灭活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阻断PRV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过程,但CAD对PRV的吸附过程没有阻断作用。CAD可作为抗PRV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万寿菊圆葱生态协调互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引导万寿菊产业向绿色产业发展,研究了万寿菊无公害生态栽培技术以使农药施用量得到控制.研究证明,万寿菊、圆葱两个高经济作物生态型相嵌套作成为新型立体栽培方式.两作物套作后生长发育期交错75 d,各自有其生长空间,互不干扰,且能相互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弥补对自然条件的不适,既解决了万寿菊病害问题,又预防了圆葱烂头问题.立体栽培后两作物地表与地上部产量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收益,比原来增加3~4倍,提高土地利用率33.3%,其种植面积66.7%为免耕.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雌雄配对后成虫活动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配对后雌、雄成虫日活动行为节律,在室内人工气候室中配对饲养斜纹夜蛾,连续6 d观察成虫移动、静息、补充营养、产卵和交配5个行为类型。结果表明,在配对后6 d内,斜纹夜蛾的交配、产卵、移动、补充营养和停息行为所占比例均有明显变化,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配对后的前2 d,在配对后第6天成虫除偶尔补充营养外基本处于停息状态;交配行为有2个明显高峰期,即00∶00~01∶00(3.89%)和04∶00~05∶00(3.89%),雌、雄成虫移动行为日节律所占比例在03∶00~06∶00和补充营养行为日节律在03∶00~05∶00差异显著;成虫各行为分配频次最多的是停息行为,远高于其它行为,且各行为所占比例差异极显著,但雌、雄成虫之间无显著差异;雌、雄成虫运动行为几乎全部发生在暗期,且在不同时间段无显著差异;光、暗期各行为活动发生的比率差异显著;在暗期不同时间段,除雌蛾的移动行为、雄蛾的补充营养行为和交配行为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各种行为均差异显著。表明斜纹夜蛾雌、雄配对后移动、静息、补充营养、产卵和交配行为受成虫日龄影响较大,也受性别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日节律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