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华稻蝗 Oxya Chinesis(Thunb)发生量近年上升很快。为搞好预测预报,作者于1988~1989年对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1988年10月上中旬从野外捕获成虫,置于罩笼内饲养产卵。共搜集蝗卵281块,分别置于10种温度的恒温箱中培育,逐日观察记录各箱蝗蝻孵化虫数。用加权法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和生活史: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黄淮地区一年发生一个世代,以卵在土壤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孵化末期;蝗蝻有6个龄期, 少数7龄,也有5龄羽化为成虫的。在25~30℃的条件下,每个龄期10~12天,最长14天。最短4天;7月底8月初羽化为成虫,8月中、下旬交尾盛期,9月中、下旬产卵盛期,10月底至11月初为成虫死亡期。蝻期65天左右,成虫期95天左右,卵期(包括越冬期)200天左右。2.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内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发生较重,有关防治指标的报道,较不一致。我们在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及与之相对应的稻蝗不同龄期,即秧田期(幼蝻期)、分蘖拔节期(老龄期)和抽穗成熟期(成虫期)进行分段研究,得出了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防治指标。这样也许更符合实际情况,在生产上也便于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方法1.秧田期:6月3日我们在石集乡韦庄村刘台组选择长势一致、施肥水平中等的秧田为  相似文献   
4.
1988~1989年,我们承担江苏省科委下达的中华稻蝗研究课题,对中华稻蝗在黄淮地区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