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促进鲜食桃绿色提质增效生产,促进桃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针对江苏丘陵地区桃园生产管理实际,结合有关新技术成果,重点对休眠期、发芽-开花结果期、幼果期及新梢伸长期、果实膨大与成熟期、果实采收后-落叶期(养分储藏期)等生育时期的生产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江苏丘陵地区鲜食桃绿色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模式,包括确定技术目标、技术策略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菇娘是一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清香适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在常规的生产栽培中,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贪青晚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3.
由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梨火疫病是危害梨、苹果等蔷薇科果树的一种重要细菌病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损失,是果树上重要的防控对象。药剂防治是控制梨火疫病传播蔓延的一种重要手段。吩嗪类化合物是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和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等生防细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在农药、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明确吩嗪类化合物对梨火疫病菌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测定含不同浓度药剂的菌悬液OD600的方法,评价了本课题组分离的5个吩嗪类化合物以及常见的抗细菌药剂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堆囊粘菌素(myxin)和吩嗪-1-羧酸(PCA)活性较好,EC50分别为 7.20 μg/mL 和46.41 μg/mL。中生菌素、噻霉酮、春雷霉素等药剂EC50为7.21~50.74 μg/mL。进一步对活性较好的药剂进行了复配筛选,结果显示,吩嗪-1-羧酸∶中生菌素=9∶1复配组合的EC50为27.15 μg/mL,增效系数为1.28,表现了一定的相加作用。本研究明确了5个吩嗪化合物对梨火疫病菌的抗菌活性,为扩充梨火疫病防治药剂种类、开发利用吩嗪类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国家东北粮食主要产区内,处于世界著名的东北三江平原上,水稻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008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30.8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3%,今年我市推广技术部门承担了省、市级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推广任务10万亩,实际完成12万亩。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市推广站2008年推广工作意见的指导,结合同江实际,  相似文献   
5.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善,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保持种子生活力,提高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为了抢早栽培。选早熟、优质、高产蔓生品种,主要有:一棵树、紫花油豆、五常油豆、花生米油豆、哈菜豆一号等。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可用于防治梨炭疽病的生防资源,从江苏句容梨园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梨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效果的菌株CL01。基于菌落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和rpoB基因序列,该菌株被鉴定为奥托威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ottowii。CL01能够抑制梨炭疽菌菌丝的生长,受抑制的真菌菌落边缘菌丝变得稠密,分支增多,局部膨大,在PDA皿上抑菌带宽达(8.2±0.4)m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L01发酵液能够破坏梨炭疽菌细胞壁完整性,导致菌丝皱缩、塌陷。CL01发酵液还能够抑制梨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伸长,经发酵液处理后的孢子萌发率降至50%以下。用正丁醇萃取法提取的CL01发酵液粗提物对梨炭疽菌具有抑菌活性,抑菌带宽可达到(7.3±0.2) mm。CL01发酵液和发酵液正丁醇粗提物均可以有效抑制梨炭疽病斑的扩展,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2.0%和83.0%。此外,CL01还对多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拮抗活性,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由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梨黑斑病是我国梨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导致梨叶与果实产生黑斑症状及早期落叶,对我国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实验在前期获得强致病性梨黑斑病菌菌株HN-5基础上,建立该病菌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优化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以及转化体系发现梨黑斑病菌HN-5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优条件为:菌丝在M R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6 h;以0.7 M NaCl+0.8 M Mannitol为稳渗剂,配置复合细胞壁裂解酶(1%崩溃酶+1%裂解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酶解菌丝3 h,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0.5×10~7个·mL~(-1)。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将含有RFP基因的质粒p KD7转入链格孢菌HN-5中,转化效率为6个·μg~(-1)DNA。PCR检测和转化子荧光观察均表明RFP基因整合到了HN-5基因组中并成功表达。致病性分析发现RFP (Red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转化子致病性未发生变化。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EG (Polyethylene glycol)介导的梨黑斑病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了RFP标记菌株,为研究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甜玉米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所以鲜果穗商品性要求极高.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甜玉米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所以鲜果穗商品性要求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