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长类动物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它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维持其生存的各种行为活动。然而,灵长类的某些行为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气温条件下才能发生,研究环境因子对灵长类动物时间分配的影响,不仅能够推断环境、气候变化条件下灵长类动物行为的改变,甚至能够推断其生物地理分布。本文总结了环境因素对灵长类行为活动时间分配的作用规律,为评估气候变化对灵长类动物行为活动,甚至种群分布与扩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野燕麦(Avena fatua L·)是农田重要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仅小麦一项全国每年损失粮食20亿斤以上。为了探索及时有效地进行大面积麦田野燕麦化学防治途径,我们于1986~1987年开展了飞机喷洒化学除草剂防除麦田野燕麦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二尾舟蛾以幼虫取食树木叶片为害,近年来在西藏地区也时有发生记录。为科学评估该虫害在西藏的蔓延风险,在首次西藏普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杨二尾舟蛾的分布范围、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危险等级。结果表明,杨二尾舟蛾在西藏地区的风险性值R=1.79,属于中度危险有害生物,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华南虎现已基本认定野外绝迹。随着人工繁育种群的壮大和野化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华南虎的野外放归成为一项迫切的保护任务。但目前国内华南虎的潜在栖息地退化、破碎化严重,食物资源贫乏且居民点繁多,难以满足华南虎的野外生存繁衍需求,导致华南虎野放工作受阻。通过对华南虎的野放条件和国家公园建设进行SWOT分析发现,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能够为华南虎栖息地恢复野外放归创造条件,是华南虎的野外放归与保护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2009-2010年,我们分别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和滇西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考察工作。同期,FFI针对该物种在越南也进行了数次野外调查工作。这些调查工作覆盖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尚不为人知的最后的几个主要分布区,结合前人的调查工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目前世界上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约为300群,其中:滇中哀牢山约170群,无量山有87群;滇南金平芭蕉河有2群、西隆山可能有1-2群,绿春黄连山可能有1-3群;滇西永德大雪山有4群;越南北部的穆庆寨(Mu Cang Chai)和山萝(Son La)分别不少于14群和6群;老挝北部的南哈地区(Nam Ha)不少于1群,南坎(NamKan)地区至少13群。  相似文献   
6.
禾草灵是防除农田野燕麦的优良药剂,具有高度选择性。但禾草灵除燕效果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旨在探讨禾草灵对不同叶龄期野燕麦的防除效果,供防治时参考。一、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7年在乌鲁木齐市西郊104团场三连冬小麦2-2-3条田进行。  相似文献   
7.
牦牛乳酥油源白地霉S122产脂肪酶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Plackett-Burman和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自牦牛乳酥油的菌株白地霉S122产脂肪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蔗糖、硫酸镁和硫酸锰对发酵产酶影响显著(P<0.05);最适的发酵培养基为:蔗糖35.54g/L,蛋白胨30.00g/L,尿素5.00g/L,硫酸镁1.01g/L,硫酸锌0.50g/L,硫酸亚铁0.50g/L,硫酸锰1.02g/L,氯化钙1.00g/L,磷酸氢二钾5.00g/L;利用优化培养基,白地霉S122产脂肪酶酶活达49.5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6.92%.  相似文献   
8.
描记采自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蛙科Ranidae湍蛙属Amolops一新种——察隅湍蛙Amolops chayuensis sp.nov.。新种与阿尼桥湍蛙Amolops aniqiaoensis Dong,Raoand L u,2005相近,但新种颞褶和背侧褶明显且宽厚,颞部有小疣粒;体背为草绿色,沿吻棱、颞褶和背侧褶有棕褐色宽条斑,上唇缘为浅褐色,股和胫背面有褐色横纹;体侧下半部浅绿色镶嵌不规则黑色斑纹,与阿尼桥湍蛙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利用云南普洱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栽植17年的直杆蓝桉林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大小。结果显示:在0.27 hm2的样地中共调查到物种105种,分属44科84属,其中乔木58种,灌木30种,藤本16种,附生植物1种。在3块调查样地中,乔木物种丰富度均较高,平均值达到了34,灌木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也达到了18.3,而藤本物种丰富度则为11.3。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上,乔木平均值为2.03,灌木平均值为2.02,藤本平均值为1.43,总体的平均值为2.80。在Simpson多样性指数上,乔木平均值为4.61,而灌木平均值为4.85,藤本平均值为2.91,总体平均值为9.17。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直杆蓝桉林中物种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其附近种源丰富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