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采用依据柑桔溃疡病菌独有蛋白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扩增体系进行测试.4种浸泡液中,浸泡液B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浸泡时间为10~15 min.浸提液进行加热灭活与不加热灭活处理,PCR扩增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无症柑桔样品,浸泡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3%的Na2SO3可以降低植物色素、多元酚和铜制剂残留的Cu2+等抑制PCR反应物质的干扰作用.样品浸提液经过离心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浓缩靶细菌,提高检测灵敏度,而且可以除去PCR反应抑制物质,大大降低了检测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PCR、DIA与致病性测定法检测柑桔溃疡病菌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柑桔溃疡病菌全基因组序列的独有保守区域设计筛选出的特异性引物对JYF5/JYR5,用于柑桔溃疡病菌的PCR检测,具有很好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同时比较了PCR与DIA(斑点免疫结合技术)及传统的致病性测定法在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及田间样品检出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PCR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3~104 cfu·ml-1(每个反应体积约10个细菌),明显高于DIA(104~105 cfu·ml-1,每个样点约300个细菌);PCR、DIA和致病性测定法检测田间显症样品的检出率均可达到100%,而检测柑桔无症样品的检出率依次降低。此外,通过排除PCR抑制物质和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15%的甘油,有效地降低了检测中存在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综述了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与培养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茎尖培养脱毒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柑桔溃疡病菌PCR快速检验检疫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柑桔溃疡病是严重影响全世界柑桔生产的重大检疫性病害,根据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新近公布的全基因组中独有的保守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筛选出一对种特异性引物(JYF5/JYR5),能专一地扩增检出柑桔组织表面所带溃疡病菌的DNA靶带(413 bp)。而柑桔叶面附生的非致病性黄单胞菌、野油菜黄单胞菌近缘种以及健康柑桔样品都不能扩增;靶细菌DNA检测下限1.56 pg/μL,靶细菌悬浮液检测下限10 cfu/μL;在不同PCR仪及各种控温方式下都能稳定地扩增出特征性靶带。这一特异、准确的柑桔溃疡病菌PCR检验技术和研制的预包被固相化PCR检测试剂盒已开始用于我国非疫生产区建设中柑桔苗木、果实的病害检疫检验。  相似文献   
5.
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破坏香蕉维管束的全株性土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以30株采自我国广西的香蕉枯萎病菌,16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我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为对象,采用伤根灌淋法测定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然后用筛选到的ISSR引物对46个香蕉枯萎病菌菌株和4个对照菌株(3个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和1个茄腐镰刀菌)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广西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FOC1)8株,致病力强、中、弱类型比例分别为62.5%、12.5%和25%;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22株,致病力强、中、弱类型比例分别为18.18%、63.64%和18.18%。14条ISSR引物扩增出237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61个,多态性比例为67.93%,遗传相似系数0.76~0.96。聚类分析显示,以遗传距离0.80为阈值时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10%、60%、16%、4%、2%、2%、2%。第三类群全部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第一、二、四和五类群总量的70.59%为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第八类群为香蕉枯萎病菌3号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在香蕉枯萎病菌与寄主协同进化中,广西的FOC1和FOC4出现明显致病力分化。1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样性比4号生理小种丰富。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与海南、广东的FOC4遗传相似性较高。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与遗传多样性相关。致病力变异与遗传多样性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香蕉枯萎病菌种群扩张机制探讨、遗传动态分析以及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PCR法快速检测柑桔溃疡病菌的简易制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依据柑桔溃疡病菌独有蛋白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扩增体系进行测试。4种浸泡液中,浸泡液B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浸泡时间为10~15min。浸提液进行加热灭活与不加热灭活处理,PCR扩增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无症柑桔样品,浸泡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3%的Na2SO3可以降低植物色素、多元酚和铜制剂残留的Cu^2 等抑制PCR反应物质的干扰作用。样品浸提液经过离心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浓缩靶细菌,提高检测灵敏度,而且可以除去PCR反应抑制物质,大大降低了检测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粗糙脉胞菌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机制。[方法]该研究通过对粗糙脉胞菌基因突变体库中6087株突变体进行筛选,并对突变体类胡萝卜素与无性孢子的产量进行测定;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无性产孢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转录分析。[结果]新发现6个基因敲除突变体营养生长正常,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降低,其中表型较好的1个突变体,其无性产孢量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量均明显降低。该突变体所缺失的基因编码一种依赖ATP的染色体重建复合体的ATP酶链ISW1,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lca-1。进一步测定发现lca-1基因的突变导致无性产孢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量较野生菌株分别降低了88%和81%。[结论]lca-1对脉胞菌的无性产孢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具有重要的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宪昀 《植物检疫》2001,15(1):36-39
柑桔溃疡病是柑桔最危险的病害之一,为世界性检疫对象。它主要危害柑桔的地上部分(叶片、枝条、皮刺、树干和果实),印度也有危害根部的报道。柑桔溃疡病很少会直接杀死树木,但会导致落叶、落果、树势衰弱和果实生锈斑,这不仅降低了果品的经济价值,并且严重影响了出口外销。1 病害分布及发生历史1.1 病害分布柑桔溃疡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马来群岛、大洋洲以及南美洲和北美洲。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是常发区。1.2 发生历史1913年,柑桔溃疡病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与佛罗里达州首先被确定为一种新病害,191…  相似文献   
9.
柑桔溃疡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ax onopodispv .citri)属重要的国内外检疫性有害生物 ,由其引起的柑桔溃疡病对柑橘产量和苗木及果品进出口影响极大。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对柑桔溃疡病菌的菌系鉴别与系统分类 ,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检测研究等方面都进入了分子水平。本文从柑桔溃疡病菌的分类地位演变、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其在病害的分子快速鉴定技术上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评述。1 柑桔溃疡病菌的分类研究随着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Dow son 1 939)属下分种或分型的演变 ,柑桔溃疡病菌的种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