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进入2003年以来,我地区养鹅业的饲养数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养鹅产业的兴起,小鹅瘟的疫情也在我地区广泛流行,小鹅瘟的流行.不仅给我地区刚刚兴起的养鹅业泼上冷水,而且给广大的养鹅业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站门诊收治大量患病雏鸡,其发病特点为大群鸡精神状态尚可,但出现水样腹泻及饲料样便,病鸡精神沉郁,排西红柿样粪便,有的病鸡表现尖叫、乱窜、后退的神经症状.发病鸡群死亡率一般不高,耐过鸡生长缓慢,严重影响生产性能.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站门诊收治大量患病雏鸡,其发病特点为大群鸡精神状态尚可,但出现水样腹泻及饲料样便,病鸡精神沉郁,排西红柿样粪便,有的病鸡表现尖叫、乱窜、后退的神经症状。发病鸡群死亡率一般不高,耐过鸡生长缓慢,严重影响生产性能。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牯冲是资源县延东乡修睦村的一个自然屯,全屯46户184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责任制下户后,水牯冲村民瞄准本屯离县城不到3公里的区位优势。在种果、育苗能人石元勤的带动和影响下,家家户户种果、育苗,自己的责任田、地种遍了,就租赁邻屯的土地种果。几年后,勤劳能干、先人一步的水牯冲人均有了一亩果园。仅种果一项,年收人最多的达3万多元。  相似文献   
5.
以干旱敏感品种SN14和耐旱品种HN64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于大豆三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调节剂对大豆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S3307处理的两品种株高均小于CK,显著增加了两品种的茎粗、根长和根干重,增强了植株抗旱能力。在轻度(60%~70%)、中度(50%~60%)和重度(35%~50%)干旱胁迫条件下,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减少51.10%、31.13%、46.03%和49.00%、12.00%、42.00%;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增加8.96%、4.74%、7.87%和15.23%、14.01%、7.00%;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增加5.22%、4.66%、2.24%和8.00%、7.59%、3.61%。综上所述,三叶期喷施烯效唑能够提高大豆苗期的抗旱能力,起到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SCN3)是我国东北大豆产区的优势生理小种、危害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大豆生产上缺少抗病品种;然而常规育种方法培育抗性品种存在准确性差、遗传进程慢的缺点,因此分子辅助育种已成为培育抗性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以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种质东农L-10为试验材料,克隆了抗病候选基因GmRSCN3-2的全长序列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XSN-HA/GmRSCN3-2,进而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材料来验证该候选基因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候选基因GmRSCN3-2在转基因植株阳性根内的平均雌虫数与空白对照植株根内的平均雌虫数存在显著差异,即GmRSCN3-2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具有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一种土传专化性内寄生大豆根系的世界性大豆病害,二龄幼虫可入侵大豆维管组织周围,导致大豆根部组织变形并形成"合胞体",造成大豆生产严重损失。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种质东农L-10为试验材料,克隆抗病候选基因GmRSCN4-3的CDS序列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3300-GmRSCN4-3,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感病材料东农50验证候选基因抗病性。结果表明,候选基因GmRSCN4-3在转基因植株与空白对照的雌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GmRSCN4-3参与大豆对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研究为大豆抗SCN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