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鱼藤酮与印楝素对小菜蛾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鱼藤酮与印楝素混配后对防治小菜蛾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鱼藤酮:印楝素位于7.52:2.16和7.20:3.60之间时,混配药剂表现出增效作用;当2种药剂混配比为7.52:2.16时,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最高为164.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1%氧化苦参碱水剂80~200mL/667m2剂量,施药后3d防效达94.36~99.27%,药后7d其防效仍达99.08%以上,与对照药剂相比效果明显,适宜施药剂量为150mL/667m2。药后安全性调查表明该药剂对作物安全,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3.
农药研究现状及应用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等现代农药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发展趋势、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通过田间试验以及对两种农药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生物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及清除杂草等方面比化学农药更具有优越性.通过比较可知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无污染、防虫选择性强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同时,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4.
丁武泉  李航  宋仲容  曹优明 《土壤通报》2007,38(6):1086-1091
采用恒流置换法测定了中性紫色土、砖红壤表面电荷总量、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及表面电场强度,并讨论了电解质浓度、类型、pH以及环境温度对两种土壤电性参数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2:1型电解质体系(Mg(NO3)2)中,中性紫色土和砖红壤的表面电位分别约为-0.18V和-0.10 V。中性紫色和砖红壤表面电荷密度分别为-0.55 C m-2和-0.038C m-2;表面电场强度分别为-4.41E+08J m-1 C-1和-5.40E+07J m-1 C-1。紫色土的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的值都比砖红壤高出约一个数量级。(2)两种土壤表面电荷密度随电解质浓度增加呈增加趋势,砖红壤的增加幅度要远大于中性紫色土;而表面电位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有所降低,同样砖红壤的减小幅度要远大于中性紫色土。(3)pH对中性紫色土表面电荷性质的改变不是特别明显,而对砖红壤的表面电位和表面电荷密度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4.5%高效氯氰菊酯单剂以及不同配比混配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与4.5%高效氯氰菊酯5种混配物对小菜蛾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混配物(10:1)的增效作用最显著,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78.78。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菜青虫的毒力,并筛选了2种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按1:1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187.综合考虑药效、成本等因素,确定2.5%混剂(1.25%印楝素+1.2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田闻试验,结果表明2.5%混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高于2种单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农药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相应地提出了农药安全使用的正确方法及生物防治、建立市场监测制度、加大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剂对菜青虫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的互作规律。[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菜青虫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印楝素/高效氯氰菊酯位于11.20∶7.50和8.00∶12.50之间时,混配药剂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当2种药剂之比为8.64∶11.50时,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47。[结论]该研究确认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两者各自的含量,为田间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Brij30、Tween-80、TritonX-100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及Brij35、Brij30在不同处理土壤上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Brij35、Tween-80、TritonX-100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呈Langmuir型,而Brij30呈S型,其达到吸附饱和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110、55、200、25mg·L~(-1);Brij35、TritonX-100和ween-80主要通过疏水基在土壤/沉积物有机质中的分配作用而吸附,而Brij30的吸附是亲水基团与土壤/沉积物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疏水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