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2.
从三千余种真菌和放线菌中选制了数种内吸抗菌素。其中“内疗素”对光、热、酸等环境因子非常稳定。0.1—0.025%浓度的粗制品浸洋麻种子6—24小时,可以渗入种胚内部,彻底杀灭炭疽病菌。“内疗素”有減少和延緩洋麻种子发芽的药害,但加用硫酸铜(0.75%)后,即可解毒,且不影响“内疗素”的内吸杀菌效果。經过处理的种子,分别在五个不同場、社种植,全年末出現炭疽病株,而离2.5公里以外的对照区,发病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3.
 棉苗病害在我國所有植棉地區普遍發生[2,3,7,8,9,10,12],發病率一般為30-80%。每逢陰冷多雨之春,死苗常達三成,局部地區甚至被迫改種其他作物。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能刺激 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提高植物 的抗病性和抗寒性,增加瓜菜的含糖量,防止 植物早衰和花果脱落。故在蔬菜瓜果中的防 病增产潜力很大。 近年我们发现:5406放线菌也能产生细 胞分裂素,同时还能产生抗生素、生长素和 生物素,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有相互增效 和解毒的作用。通过5406发酵生产的细胞分 裂素混合粉剂,与化学合成的纯品在田间有 同样的成效,且对植物从未产生过药害,药 品售价也较低,每公斤5元(化学合成纯品 每克500元).经卫生部门检验证明:它对 动物也无毒…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试验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黄萎病(Verticililum albo-aturm)在我国北部棉区分布很广,为害至烈[1,4,5]。选育抗病品种并将它繁殖推广须有十年以上的过程,而最后尚有失去抗病力的可能[1,7]。因此有必耍找寻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6.
防治棉病中抗生菌的选择、繁殖及其田间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物質在醫學上廣泛應用取得偉大成就後,"生物防除"作為植病事業中一個新的方向,更進一步地明確了。目前蘇聯的科學家正大力開展這一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省发現一种寄生于柞蚕寄生蝇蛹体上的食虫菌,鑑定为赤色穗状菌[Spicaria fumoso-rosea (Wize) Vassilijevsky],是我国首次詳細观察記载。此菌容易培养,在馬鈴薯、甘薯块上,以及馬、羊粪混和腐植土上都可以生长发育良好。致病力強,自然寄生率为3.4—20.3%;接种感染寄生率为10—100%。此菌除寄生于柞蚕寄生蝇蛹外,还可寄生于粘虫、苹果食心虫及家蝇等。本菌孢子发芽所需相对湿度为98—100%,在98%以下不能发芽;土壤绝对含水量15—55%时发生良好,尤以35%为最适宜。最适温度为20—24℃。小区接种試驗結果:在地面撒菌粉让寄蝇蛆爬行钻入,寄生率为72.98%;在土深3与5厘米处撒菌粉,寄生率为40.24%和43.98%。  相似文献   
8.
真菌与昆虫的关系,早在本草纲目与植物名实图考等古书中有所记载,如“冬虫夏草”“僵蚕”等,是虫生菌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事例。但是,对寄生虫体的菌类进行分离、培养、大量繁殖和施用于大田防治害虫,过去在国内还没有。解放后虽有少数人研究、报导,也只限于白僵菌、绿僵菌等一类,至于寄生昆虫体的穗状菌(Spi-  相似文献   
9.
試驗表示用幾種抗生放線菌與棉籽餅、豆餅等餅肥及土壤混和後作為拌種和溝施的材料在大田中施用時,對於棉花有防止缺苗、爛種、減輕黃萎病、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產量的效用,對於小麥有防除腥黑穗病,增加有效分蘗的效用,對於白菜、黃瓜的生長有刺激的作用。用抗生菌混和肥料的浸出液噴射到黃瓜的幼苗上,顯然可以促進生長、提高產量並減少後期霜霉病的為害程度,用以處理顛茄的母根,也能發生強烈的刺激作用。這些處理偶而也遇到不良的結果,因此對於在各種植物上應用抗生菌混和肥料的條件,尚須進行詳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