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于1966半报告了氟硅酸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药效,氰硅酸是磷肥厂副产,资源丰富、成本低廉。1971年又用氟硅酸与尿素制成便于运输和贮存的晶态的氟硅脲,其分子式为[(NH_2)_2CO]_4·H_2SiF_6。十多年来经过15个省市的田间试验,肯定了氟硅酸和氟硅脲对小麦三种锈病均有效。在山东烟台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的大面积推广试用均取得良好效果。防治有效浓度按H_2SiF_6计为0.05~0.10%,药液中须加入湿润剂。除扬花期不可喷药外,其它生育期均可喷药。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显著。小麦种子中未发现氟的反常残留。经卫生部门测定,十个样本中有6个氟残留量为0.71~1.98ppm,有1个样本中为3.47ppm,系过量喷药所致。其余3个样本中未检出氟。本文讨论了使用无机氟剂的环境保护问题。根据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的最近研究成果,在本文所建议采取的使用浓度下,用氟硅酸防治小麦锈病并无引起环境污染之虞。  相似文献   
2.
农药的使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谓科学基础,就是采用化学防治法所依据的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众所周知,农药的使用涉及许多学科和许多方面。在这里主要着重就三个主要的学科来加以说明,即生物学方面、药剂学方而和使用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中,农药的不良副作用是一种消极因素。本文论述了产生这种副作用的原因,指出问题在于常用的粗放施药方法药剂沉积效率太低面常规喷撒方法又缺乏严格的喷撒技术指标。提出应发展农药的对靶喷撒技术,提高药剂在有效靶区的沉积效率,以减少药剂向非目标靶区的飘移损失,使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更趋完善。文章介绍了对靶喷撒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铜素杀菌剂的技术经济效益评述及其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素杀菌剂的技术经济效益评述及其合理使用屠予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铜素杀菌剂的开发利用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最早1761年Schulthees用硫酸铜防治小麦腥黑穗病,1800年Proust首次制得硫酸铜与消石灰的反应产物,后经Mil...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已有100年的历史。自从1962年Carson对化学农药提出尖锐的批评以来,关于化学防治法的功与过不断有所争议,毁誉不一。但是国际上近二十年来的情况表明,化学农药仍在继续发展,世界农药的消费量仍在以每年约5%的速度递增,2000年前后全世  相似文献   
6.
1983年11月20—25日,在英国布赖登(Brighton)举行了第十届国际植物保护会议,会后,中国代表团又应英国皇家学会的邀请,先后访问了包括皇家学会在内的16个研究机关、高等院校及农药公司的研究部。农药问题是这次国际会议上占突出地位的论题。在全部531篇论文报告中,农药方面共286篇,占53.86%。会议共分6个大组,其中有关农药的有3个大组,即(1)常规农药和新型农药的开发及其性质;(2)影响农药  相似文献   
7.
农药的科学管理,经过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多年的辛勤工作和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已在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制,问题之重要性也已为各界所认识和重视.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终究已经有章可循了。这是我国农药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要把农药真正用好,除了药剂本身的规格外,使用技术同样十分重要.如果使用技术违背科学原理,即使是好药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各地农村习惯于粗放的、无规范的农药喷洒方法,造成了农药的大量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有益生物的伤害,抗药性和再增猖獗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农药粗放喷洒的结果。因此,对于农药使用技术也必须进行科学管理,限制或禁止那些不科学的方法.对使用技术提出规范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是气传病害。由于保护地湿度大为害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成为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我们1989-1990年用7.5%百菌清粉尘和10%百菌清复合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百菌清烟熏剂(河南安阳农药  相似文献   
9.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是农药开发、研究、评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新农药登记注册中一项必需的基础资料。小区药效试验是新农药开发程序中的关键性试验,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以后的一系列深入试验研究起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有些药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而有些则必须就此淘汰。因为一个新农药的开发大约有80%以上的巨额投资是用在小区药效试验以后的  相似文献   
10.
粉尘法施药技术要求高质量的粉剂粉尘法施药的技术关键是药粉能在棚室的空间形成飘尘,使粉粒能在株丛中充分扩散运动,分布均匀。这取决于粉剂的细度和空隙度。邢台农药厂生产的系列粉尘剂是采用国际先进的流化床气流粉碎技术(对撞冲击气流粉碎和两段冲击式超微粉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