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金梨是韩国 1981年用新高×二十世纪育成的一个优良梨品种。其外观和内在品质极佳 ,深受消费者青睐。自 1999年引入四川栽培以来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 ,价格高 ,发展极为迅速 ,为四川梨业发展带来了生机。目前黄金梨常规生产管理技术日趋完善 ,内在品质潜能已被充分挖掘 ,但是由于该品种果面易产生果锈 ,大大降低了它的商品价值 ,已成为阻碍四川黄金梨发展的重要因子 ,同时 ,给果农和黄金梨生产贸易带来了较大损失。因此 ,了解黄金梨果锈发生的机制 ,并结合四川黄金梨生产现状进行综合控制 ,对四川梨业发展有重要作用。1 黄金梨果锈产生原…  相似文献   
2.
提高果品品质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品种、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对果品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选用优良品种、坚持"适地适栽"、加强栽培管理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提高果品品质的途径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少花龙葵种间嫁接后代对小白菜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将茄子、土豆、番茄作为砧木嫁接的少花龙葵后代与小白菜混种,研究了镉胁迫条件下(10 mg kg~(-1)),少花龙葵种间嫁接后代对小白菜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少花龙葵种间嫁接后代均能提高小白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其大小顺序均为:混种茄子砧木的少花龙葵嫁接后代混种土豆砧木的少花龙葵嫁接后代混种未嫁接少花龙葵混种番茄砧木的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单种。同时,混种少花龙葵种间嫁接后代也能提高小白菜根系镉含量、地上部分镉含量及整株镉含量。混种小白菜后,番茄砧木嫁接的木少花龙葵后代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镉含量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较未嫁接少花龙葵均有所提高,分别较未嫁接少花龙葵提高了7.73%、7.54%和15.84%,其余的处理则提高不明显或低于未嫁接少花龙葵。因此,少花龙葵不适合混种镉污染条件下的小白菜,但番茄作为砧木嫁接的少花龙葵后代能够提高少花龙葵对土壤镉污染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明不同环割处理对猕猴桃植株养分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找出最适环割方法,为制定猕猴桃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Hort16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环割部位、环割时期及环割程度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结果蔓中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①不同环割部位处理结果表明,初花期在主干嫁接口上方5~10 cm、双主蔓分支点上方2 cm或直径≥1.5 cm的结果母蔓分支点上方2 cm处环割一周均可显著提高果实纵经、横径和单果重,但主干环割还可显著提高结果蔓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两主蔓环割可显著提高果实叶黄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结果母蔓环割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a、b及总量。②不同环割时期处理结果表明,主干上初花期环割比花后10、20 d环割的增产作用更显著,但主干上花后20 d环割的果实叶黄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最高。③不同环割程度处理结果表明,初花期主干环割1周的单果重最大,环割2周的果实叶黄素含量最高,环割3周在降酸增糖并提高结果蔓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上效果最显著。④灰色关联度分析后的排名结果显示,初花期两主蔓环割1周和结果母蔓环割1周分别位于第1、2位,而初花期主干上环割1、2、3周分别位于第8、7、6位。【结论】初花期两主蔓环割1周对提高"Hort 16A"植株养分状况和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大花黄牡丹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RAP标记对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6对引物从5个自然居群79个单株中共检测到396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0.1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Ηsp)平均为0.2521;居群水平上的Ppl为31.82%,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o)为0.0694~0.3428,平均值(Ηpop)为0.1307。上述遗传参数表明,大花黄牡丹具有丰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5个居群中自然居群C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l=82.32%,Ho=0.3428)。据AMOVA分析结果,总的变异中有41.58%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8.4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分化较显著(ΦST=0.4158,P<0.001),由POPGENE1.32得到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4309)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0.4816)也表明了类似的遗传结构。Mantel检测表明地理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间相关不显著(P>0.05)。利用NTSYSPC(2.1)软件构建大花黄牡丹5个居群79个个体的UPGMA聚类图,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47~0.99,大多数居群内的个体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如居群B,D,E),但也有一些居群的个体未聚在一起(如居群C)。依据大花黄牡丹居群遗传变异特点,初步探讨其保护和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秸秆覆盖对富集植物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作物(水稻、小麦、油菜和蚕豆)秸秆对镉富集植物硫华菊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与未覆盖相比,覆盖4种秸秆降低了硫华菊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也降低了其光合色素含量。覆盖小麦、油菜、蚕豆作物秸秆的处理均提高了硫华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转运系数和转运量系数,而覆盖水稻秸秆的处理则降低了这4项指标。硫华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油菜秸秆覆盖小麦秸秆覆盖蚕豆秸秆覆盖未覆盖水稻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覆盖小麦秸秆、油菜秸秆和蚕豆秸秆的硫华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4.22%、32.04%和18.82%。【结论】覆盖小麦、油菜、蚕豆秸秆均能提高硫华菊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其中以油菜秸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四价硒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施硒的处理中又以10、25 mg/k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其硒含量、硒积累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红肉猕猴桃中果皮和内果皮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色泽变化模式有显著差异,但目前对于其内在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肉猕猴桃(‘红实2号’)中果皮与内果皮4个不同发育时期(开花后0 d, 28 d, 75 d, 157 d,分别标注为T1时期, T2时期, T3时期, T4时期)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去除低质量数据后,得到Clean reads数目为2 192~4 331万,检测到的基因数目为24 607~29 170个。在(log2 Ratio)≥1和FDR<0.05阈值下,中果皮和内果皮在T2、T3、T4时期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数目分别为1 880个、4 799个、7 346个和4 31个、1 493个、7 700个。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68个代谢途径,包括DNA复制、RNA转运、蛋白质输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类黄酮生物合成、花青素合成、淀粉与蔗糖的代谢等。此外我们还鉴定到13个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大部分基因的表达量随果实的发育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结果与花青素含量变化模式相吻合。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猕猴桃果实成色差异机理的认识,还对今后的彩色猕猴桃选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混种牛膝菊嫁接后代对树番茄幼苗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番茄幼苗和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嫁接后代(砧木:牛膝菊、豨莶、鬼针草和万寿菊,实生后代,依次记为:S_G、S_S、S_B、S_T及S_N)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将树番茄幼苗分别与牛膝菊不同砧木嫁接后代及其实生后代混种于镉污染的土壤上,研究了混种牛膝菊嫁接后代对树番茄幼苗镉积累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既能有效促进树番茄幼苗生长又能降低其镉含量的混种模式。结果表明:与牛膝菊后代混种均显著提高了树番茄幼苗根系、茎秆、叶片的生物量及其光合色素含量。其中,混种S_B对树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其总生物量较树番茄幼苗单种提高了312.48%。对树番茄幼苗的镉含量而言,混种牛膝菊嫁接后代(S_G、S_S、S_B、S_T)使树番茄幼苗各器官的镉含量均显著低于其混种牛膝菊实生后代(S_N)及树番茄单种。混种S_B使树番茄幼苗根系、茎秆、叶片的镉含量均达到最低,分别较单种降低了46.30%、36.68%和22.10%。对牛膝菊后代而言,S_N根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牛膝菊嫁接后代,而S_N各器官的镉含量在所有处理中均达到最低。因此,混种牛膝菊嫁接后代能够促进树番茄幼苗的生长,并降低树番茄的镉含量,其中以S_B混种树番茄幼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病毒对苹果生理生化及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感染混合潜隐性病毒的富士,金冠苹果树进行了生理生化及生长结果指标检测,结果发现,与品种脱毒树相比,在生理生化方面,病毒树内含物质GA3,CTK,IAA,RNA和蛋白质含量降低,DNA含量升高;高光合强度及净光合强度下降,呼吸强度升高。在生长结果方面:病毒树的树高,干径,冠径和一年生枝长度减弱,坐果率和产量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及Ca,Fe,Mn含量下降,果肉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