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大流行,尤其是鄂北麦区发病早、为害时间长、为害重、损失大,一般未防治的田块比防治好的要减产50~60%。大面积调查发现,减产因素主要是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我们在谷城县定点测定了小麦条锈病为害损失率,明确了不同发病程度对小麦产量损失情况,为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了依据.一、测定方法在小麦条锈发病后期(5月中旬),以“鄂恩一号”品种为测定对象,选择肥力长势一致的重病田和轻病田各一块,按八级标准(0.5%、10%、20%、40%、60%、80%、  相似文献   
2.
鄂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北地处全国小麦主产带 ,其中襄樊市是全国 2 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 ,也是小麦条锈病入侵湖北省的咽喉之地 ,我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2 5万hm2 。从 80年代初开始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具有明显周期性 ,每次大流行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 70 %~ 80 % ,甚至更高 ,因条锈病危害造成的损失一般年份减产 10 %~ 2 0 % ,严重年份减产30 %~ 5 0 %。防治不力的部分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损失相当惨重。为了更进一步掌握其发展、蔓延规律 ,有效控制其危害 ,作者对 1980年以来我市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1 研究方法1980~ 2 0 0 2…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地处北纬29°—33°,东经108°—116°地理范围内。历年种植小麦2千万亩左右,山区占30%上下,70%的面积分布在平原地区。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变化,感病品种面积逐步上升到80%以上,成为我国南方麦区主要流行区域之一。在预测病害流行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逐步明确外来菌量、元月气象、早春病情是我省长期预测的基本依据。1.春季流行程度与甘肃省菌源越夏区大面积感病品种种植区域的小麦秋苗病情高度相关。我省条锈病菌源问题,经过1983年以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