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包木霉内含芽孢杆菌颗粒生物有机肥研制及其促生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造粒喷涂技术,研制了外包木霉菌内含芽孢杆菌(SQR9)的颗粒复合菌生物有机肥,以辣椒为供试作物,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新型生物有机肥对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绿素等农艺性状的影响。  方法  首先利用圆盘造粒机将有机肥、芽孢杆菌和适量粘合剂制成颗粒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随后,再将真菌木霉孢子喷涂颗粒表面,利用第一次添加的粘结剂形成外包真菌孢子膜的新型颗粒复合菌生物有机肥。  结果  货架期试验结果表明,颗粒肥料中木霉菌比粉状肥料存活能力更强,在储存60天后,新型颗粒复合菌生物有机肥中木霉菌含量大于2 × 107 cfu g?1,芽孢杆菌数量大于1.2 × 108 cfu g?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47天后,施用新型颗粒复合菌生物有机肥的辣椒植株在株高、茎粗、叶绿素、鲜重和干重方面均高于其他处理(含SQR9颗粒生物有机肥、含SQR9和木霉菌的粉状生物有机肥、含木霉菌颗粒生物有机肥和含SQR9和木霉菌的颗粒生物有机肥处理),表明了该新型颗粒复合菌生物有机肥对辣椒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  结论  相比于单菌和其他工艺研制的复合菌生物有机肥,外包木霉真菌内含芽孢杆菌新型颗粒复合菌生物有机肥能够充分发挥木霉真菌和芽孢杆菌的促生功能,有效增强复合菌生物有机肥的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国内尚无酵母β-葡聚糖在乳制品中定量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建立快速、准确的乳制品中酵母β-葡聚糖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加入沉淀剂离心后,倒去上清液,反复数次至无干扰,加入1 mol/L盐酸溶液,经121℃60 min酸水解,调节pH值稀释后,过钠柱,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结果]通过对水洗次数、色谱柱选择等因素选择优化,葡萄糖在1~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5 mg/100 g,定量限为15 mg/100 g;葡萄糖的回收率为84.8%~94.9%,相对标准偏差为2.34%(n=6)。[结论]该方法稳定,定量准确,适用于乳制品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明确大豆抗感品种对根腐尖镰孢的抗病机制,通过透射电镜和形态观察分析了尖镰孢(M38)侵染及产生的毒素对抗感大豆品种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豆幼苗胚根经粗毒素处理后,抗病品种‘东农56’幼苗胚根生长没有显著差别,但显著抑制了感病品种‘黑农53’胚根的伸长和侧根的生长;尖镰孢毒素高浓度和低浓度(V粗毒素∶V无菌水=1∶0和1∶15)对抗感品种的致萎能力无显著差异,高浓度处理平均萎蔫指数为100,低浓度处理为17.9~18.1左右;但中等浓度(V粗毒素∶V无菌水=1∶1,1∶5,1∶10)对于感病品种的致萎作用更大;同时,发现尖镰孢侵染感病大豆品种根内侵染量要明显多于抗病品种,且感病品种组织中菌丝的直径明显大于抗病品种,都出现很明显的质壁分离和细胞壁加厚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混贮比例、添加剂对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尾菜与莜麦(Avena chinensis)秸秆混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混贮比例2.5∶1,3∶1,5∶1的西兰花尾菜+莜麦秸秆为原料,每个混贮比例原料分别进行无添加剂(CK)、添加0.005 g·kg-1复合乳酸菌(L)、添加0.005 g·kg-1 FW复合乳酸菌+0.25 g·kg-1 FW丙酸(LP)三个处理,青贮60 d后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5∶1混贮比例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乳酸(Lactic acid, LA)、乙酸(Acetic acid, AA)含量提高或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丁酸(Butyric acid, BA)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P<0.05);LP添加剂组的干物质(Dry matter, DM)、淀粉(Starch)、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