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试验于2011~2012年通过大田高感品种自然诱发对近年四川小麦生产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6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生育期抗条锈性研究.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对条锈菌的反应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病情指数有显著差异(0.01<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6个品种反应型在不同生育期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川育23反应型逐渐降低,川农26反应型逐渐升高;病情指数研究表明,川农26病情指数逐渐增高,川育23病情指数逐渐降低,其他品种病情指数变化不明显.结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的比较,绵杂168、川麦42、西科麦4号、内麦9号抗条锈性优良,川农26抗条锈性差,应逐渐淘汰,川育23可能携带有高温抗锈基因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自然诱发对5个小麦品种成株期不同生育期进行抗条锈病鉴定研究,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反应型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极显著(P<0.001);不同生育期反应型存在差异(P<0.05)。综合分析各品种不同生育期病情指数没有存在差异,对单个品种分析得出西科麦4号在不同生育期反应型无差异,其余4个品种反应型在不同生育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抗性鉴定结果为西科麦4号免疫,绵麦40号和川育24号为中度抗病品种,川麦41和绵阳29表现为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3.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播后,苗前使用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进行土壤喷雾,药后45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6.7%~97.7%,鲜质量总体防治效果达93.4%~98.8%。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繁缕、啐米荠、看麦娘、通泉草、扬子毛茛、鼠麴等一年生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剂量95~125 m L。  相似文献   
4.
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17%乙氧氟草醚·草铵膦微乳剂对柑橘园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7%乙氧氟草醚·草铵膦微乳剂有效用量34~42.5 g对柑橘园的牛筋草、小飞蓬、灰藜、刺儿菜等主要恶性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期均较草铵膦单剂好。茎叶喷雾药后30 d,对杂草的株防效在98.33%以上,鲜重防效在97.81%以上,均显著高于两个单剂处理的防效,且对柑橘安全。  相似文献   
6.
张春容  康晓慧  邱丰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95-459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嘧菌酯和腐霉利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混配制剂对灰霉病菌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嘧菌酯和腐霉利按质量比1.00∶2.00、1.00∶3.00、1.00∶3.75和1.00∶5.00四个比例混配后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40.06、148.42、167.90和126.69,均大于120,表现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嘧菌酯·腐霉利悬浮剂每hm2施药量1 012.5~1 125.0 m L,防治效果达到76%以上,具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并且对作物无药害,适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绿色农业、保护耕地、重视生态发展一直是国家大力推行的策略。保护耕地也是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倡导绿色农业是为了实现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植物保护,这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益,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在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