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辣椒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兴蔬301不同大小花蕾的细胞学和形态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小孢子发育经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各时期形态特征明显;辣椒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花蕾和花药的大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依据花器官形态特征可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确定花药培养最佳时期所对应的选蕾标准。  相似文献   
2.
辣椒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4个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辣椒小孢子发育共分为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和成熟花粉粒3个时期。辣椒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特征密切相关,同一辣椒品种小孢子各发育时期的花蕾和花药大小差异显著,不同辣椒品种小孢子处于同一发育时期的花蕾和花药大小也存在差异,可通过花蕾和花药形态特征来确定小孢子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新的生防菌种资源,从银杏根、叶中分离出对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分析了菌株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80株内生真菌中有5株对青枯菌有拮抗作用,其中Gbh45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遗传稳定性,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对,该菌株被鉴定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该菌株的发酵产物经紫外照射、不同温度处理后其抑菌活性不发生变化,在碱性条件的耐受能力高于酸性,表明菌株Gbh45的发酵产物在自然条件下稳定性高,该菌对姜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小米椒为原料,选取95%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辣椒素,并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了辣椒素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辣椒素的含量为1.116mg/g。辣椒素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枯草芽饱杆菌要好,且辣椒素对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57.54μ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15.08μg/mL。辣椒素提取液对青霉、黑曲霉没有抑菌作用。含有95%乙醇辣椒素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好于辣椒素浓缩液和95%乙醇。  相似文献   
5.
蒋黎艳  黄志强  张祖姣  谢婕  赵其阳 《核农学报》2019,33(11):2211-2220
为研究低糖姜脯加工过程对生姜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量的影响,以江永香姜为原料,通过浸药方式强化初始残留量,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各主要加工工序中2种农药残留量的变化,并计算2种农药在各工序中的加工因子。结果表明,在低糖姜脯加工过程中,除2次干燥工序,其他加工工序对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残留水平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全果清洗步骤多菌灵的去除率为31.1%,甲基硫菌灵的去除率高达62.3%;去皮工序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去除率分别为82.0%和72.9%,漂烫工序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去除率分别为36.8%和77.3%,硬化、超声辅助加热渗糖和上胶衣过程均对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去除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姜脯样品的加工因子均小于1,低糖姜脯成品中的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010和0.023,表明整个加工过程可以显著降低姜脯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残留量(P<0.05)。本研究结果为生姜加工工艺的优化和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