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榆阳地区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等5种养分元素为例,选取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格法3种空间插值方法,对土壤元素进行空间插值,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和评价。在对各方法参数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全交叉验证法对1 459个土壤样本的插值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插值结果表明,插值效果受采样点密度影响较大,在样点密集区可得到较好效果,在采样点稀疏的地区插值结果较差。对比研究表明,普通克里格法对刻画区域土壤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趋势效果最佳,但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及参数的优化较为复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反距离加权法和样条函数法对土壤元素分布的空间插值精度一般,但其简单易用、插值最优参数易于选择。  相似文献   
2.
基于吴起县1950~2005年的统计和调查资料,分析了吴起县1950~2005年50多年来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初步探讨了1990~2005年间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表明:50多年来,吴起县耕地数量总体上经历了快速减少、震荡波动、急剧增加和持续缓慢减少四个阶段,耕地总量减幅达39.6%;人均耕地面积减少31.7%,总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压力、农业科技进步和政策等因素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