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临沧低热烟区斜纹夜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沧市低热烟区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发生为害规律。[方法]在自然烟田环境中进行斜纹夜蛾成虫性诱剂监测、田间发生为害调查及自然种群连续世代发育进度观察。[结果]在1 000~1 300 m低海拔的烤烟大田生育期,斜纹夜蛾发生4代,各代历期33 d左右,主害代为第3代。[结论]为低热烟区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 2013-2017年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幼虫、性信息素诱集成虫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每年早春存在种群激增现象, 3-5月份出现春季高峰期, 6月后种群数量保持较低水平。抗性测定表明, 该地区小菜蛾对丁醚脲、Bt、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均为低水平抗性, 对氟啶脲和多杀霉素为中等水平抗性; 对阿维菌素为中到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为高抗水平。建议该区域1-5月放置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3-4月用丁醚脲、Bt制剂、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进行化学防治, 6-12月小菜蛾的发生虫量在经济阈值下, 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化学信息素控制烟草斜纹夜蛾的田间最适放置密度。[方法]分别按25.8 m×25.8 m(15.0个/hm2)、31.6 m×31.6m(22.5个/hm2)和36.5 m×36.5 m(30.0个/hm2)各放置16个诱捕器(4行×4排),同时设不低于2 hm2的空白对照,3次重复。[结果]在忽略风向的影响下,随单个诱捕器控制面积的增加,诱蛾量有所增加,但3种不同密度处理间诱蛾量差异不显著;3种放置密度均可有效控制烟田斜纹夜蛾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田间自然天敌,降低防治成本。[结论]化学信息素控制烟草斜纹夜蛾的诱捕器放置密度以31.6 m×31.6 m(22.5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汀河流域化肥农药施用状况和化学投入品施用强度超标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抽样调查法等进行研究。[结果]南汀河流域平均化肥施用强度达517 kg/hm~2,化学农药施用强度达10.64 kg/hm~2,说明南汀河流域化学投入品施用强度严重超标;究其原因,除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客观因素,还存在人们由于认识不足,为追求高产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扶持的干预作用较弱等的主观因素。[结论]该研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南汀河流域生态治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控制烟草斜纹夜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控制烟草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方法]按26m×26m(1个/676 m2)的密度在田间设置3层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在该密度下,通过性诱剂对雄蛾的诱杀,田间卵量减少了62.16%,虫量与常规防治的对照区相当,控制作用持续、稳定,效果显著。使用面积越大,效果越好。[结论]利用该技术可有效控制烟草斜纹夜蛾,减少农药使用量80%以上,具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可将其纳入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技术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