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5篇
  23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利用冬水田天然饵料的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养鱼高产的稻田水稻减产原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徐富贤  洪松 《作物学报》1997,23(3):311-317
1991-1993年以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促芽肥不能提高到2、倒3节位活芽率,可提高倒4、5位活芽率。促芽肥对再生力的效果与母茎 鞘干物质重有关,当母茎鞘干物质过大或过小时,促芽肥的作用极小。  相似文献   
5.
以杂交中籼迟熟组合宜香优300和川谷优642为材料,在海南陵水旱季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分蘖期干旱处理对中籼迟熟杂交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缓解技术。结果表明,干旱会造成水稻减产,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干旱期间平均田间持水量可作为预测产量损失度的依据;分蘖期干旱处理下,稻谷产量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当提高本田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可显著降低分蘖期干旱的产量损失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高产稻田中防止倒伏发生的早期诊断技术,2015-2016年,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中稻高产新品种蓉18优1015为试验材料,设计3因素完全因子试验,研究不同密肥群体下喷施多效唑对稻谷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稻谷产量提高,植株抗倒力下降,以施氮量150 kg·hm-2和移栽密度18.75 万穴·hm-2的产量较高。不同密肥群体下施用多效唑对产量和植株抗倒伏性有显著影响,施用多效唑后植株抗倒力增强,但产量因穗粒数下降而减少。不同密肥处理下施用多效唑对产量影响各异。于水稻最高苗期施用多效唑使植株重心高度、弯曲力矩、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折断弯矩则明显提高,穗粒数平均减少5.24~7.87粒。多效唑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低施氮量下因穗粒数减少而减产;中施氮量下产量差异不显著;高施氮量下植株未倒伏、籽粒灌浆结实正常,因结实率和千粒重高而增产。综上所述,肥力水平和施氮量高的稻田于最高苗期施用多效唑有利于水稻产量提高和控制后期倒伏。本研究为指导大面积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分别建立了整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回归方程,利用这些回归方程预测,当稻谷的粒长<9 mm或长宽比<3或垩白粒率<70%时,稻谷整精米率达3级以上的概率为87.50%~94.44%。为杂交中稻优质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头季稻植株性状与头季稻收割前再生芽活芽率、再生稻最高苗母茎出苗率的关系。[方法]以18个近年通过审定的杂交中稻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相关指标的测定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头季稻植株性状与头季稻收割前再生芽活芽率、再生稻最高苗母茎出苗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头季稻株高偏矮和收割指数偏低是头季稻成熟期再生芽活芽率较高组合的重要特征;降低株高和提高头季稻成穗率有利于再生芽出苗。[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强再生力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智能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杂交中稻结实率的影响与肥水调控效果.结果 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均温33℃以上对结实率的影响显著,38℃以上时结实率急剧下降,抽穗期遇38℃高温,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均在10%以下;孕穗期受高温影响明显比抽穗期小,33℃条件下,孕穗期高温产量损失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背景粮食安全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稻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稻农收入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的产量潜力达到800~1000kg/亩,但大面积生产仅500~600kg/亩,仅实现品种产量潜力的60%左右。要实现大面积水稻产量的提高,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