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叶女贞假尾孢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叶女贞在6~7月和9~10月叶片上会出现许多不规则形状的病斑,俗称叶斑病,严重时会导致受害叶片早落。经研究其病原为假尾孢真菌Pseudocercospora sp.。通过人工接菌,观察了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以及温度、pH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经室内杀菌剂筛选试验,用10g/L百菌清杀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芡实是一种特色水生蔬菜,芡米俗称"鸡头米",性糯,味佳,且含丰富营养成分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有"水中人参"之誉。笔者针对近年来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发生普遍且呈不断加重的趋势,从品种选用、培育壮苗、茬口安排、肥水管理、药剂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探明了芡实叶斑病、叶瘤病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为当地芡实生产实现安全高效和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芡实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茨实病害发生普遍且呈不断加重趋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初步总结出这两种病害的预测预报方法,为适时开展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苏州市迅速扩展蔓延。调查结果表明,非耕旱地、道路两旁、河岸渠边、宅前屋后、小山坡等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分布区域。非耕作区化除宜用草甘膦+磺酰脲类除草剂、耕作区宜用草甘膦和使它隆(或塔隆)复配剂。  相似文献   
5.
橘小实蝇又名柑橘小实蝇、果蛆、柑蛆等,属双翅目、实蝇科.该虫原发于亚洲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锡金、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瑙鲁等国家.我国于1911年在台湾首次发现,1937年谢蕴贞报道大陆有该虫分布,目前福建、海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均有发生.橘小实蝇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46 个科250多种果蔬植物,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给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它列为重要检疫对象,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近年来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迅速蔓延.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竞争优势非常强劲,一般在入侵后1~2年内即可成为绝对优势种群,严重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劲的竞争能力是否与该植物对周围植物产生化感作用有关,目前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7.
红蜡蚧是本市柑橘的主要害虫,发生十分普遍,尤以树龄10年以上橘树发生危重,严重时树干、树枝几乎为蚧壳虫体覆盖,其分泌的蜜露还能诱煤烟病,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品质。由于红蜡蚧若蚧孵化期很长,一般在20d左右,防治难度较大。为积极筛选低毒、长效的无公害农药新品种,简化防治技术,我站联合东山镇农服中心实施了植物农药20%融杀蚧螨、矿物农药99%绿颖防治柑橘红蜡蚧试验。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水稻产量与其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目的]以有代表性的44块田作为样本点,采集影响水稻产量的有关性状,并分为产量相关性状组和农艺性状组,系统运用简单相关、复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组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其中与穗数和穗粒数的相关性较强;产量与农艺性状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农艺性状组可通过产量相关性状组间接作用于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二次枝梗数越多,倒1叶长度越短,产量也越高。[结论]实际生产中,同时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夺取高产、超高产的根本途径,但在高产水平上实现更高产,关键要在足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  相似文献   
10.
荸荠又称“马蹄” ,是江、浙、沪、闽、皖一带常栽的主要水生蔬菜作物之一 ,因其既可作为水果生食 ,又能做成可口菜肴 ,同时还对夏季肠炎具有一定的药用治疗功能 ,因而深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荸荠的栽种面积逐年扩大 ,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 ,荸荠在生产过程中易遭受病虫为害而造成枯死 ,由于广大菜农不能准确及时地诊断 ,没有对症下药 ,造成严重危害 ,不但影响荸荠的产量、品质 ,而且使菜农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根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 ,介绍引起荸荠枯死的几种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方法。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