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旨在研究月桂酸(lauric acid, LA)对肉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能的调控作用。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75 mg·kg-1金霉素(抗生素组)、500 mg·kg-1月桂酸(月桂酸低剂量组,LA500)、1 000 mg·kg-1月桂酸(月桂酸高剂量组,LA1 00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补充500 mg·kg-1月桂酸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24 h的红度(a*)值、黄度(b*)值、pH和有机物、粗脂肪、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增加胸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P<0.05)并显著上调了SOD1、CAT、GPX1、Nrf2、HO-1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了肉鸡胸肌24 h的亮度(L*<...  相似文献   
2.
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行为,并设置不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供大草蛉成虫取食,测定其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大草蛉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模型,对草地贪夜蛾1、2和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3、0.618、0.313,处理时间分别为0.070、0.097、0.305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4.37、10.31、3.28头;大草蛉成虫的搜寻效应随着草地贪夜蛾幼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干扰作用随着大草蛉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加强,且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不同龄期,大草蛉自身密度对其捕食能力的干扰作用不同,幼虫为1龄时,大草蛉自身密度对其捕食能力的干扰作用最大,幼虫为2、3龄时的干扰作用次之。表明大草蛉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作用,可作为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备选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治理绩效差异化现象与不平衡问题。基于“政府行政层-政社互动层-村民自治层”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以我国31个省份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以揭示高治理绩效的生成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生成呈现出了一种超越“双轨式治理”传统的“复合型治理”逻辑:1)强有力的行政执行与高程度的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双轨式治理”仍为必要条件,发挥着普适性的作用。2)仅有“双轨式治理”并不构成农村人居环境高治理绩效的充分条件,资金投入、激励强化、协同互动与情感联结等四个条件变量相互作用,与“双轨式治理”一同形成了驱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生成的多样化组态,包括“双轨治理-情感激励”模式、“双轨治理-情感协同”模式、“双轨治理-财政激励”模式、“双轨治理-财政协同”模式与“混合型治理”模式。3)通过跨案例比较进一步发现,“双轨式治理”的超越逻辑是在政府工具介入属性(经济属性与情感属性)和治理主体关系面向(分立面向与合作面向)两大维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