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警惕稻水象在中朝边境地区传播蔓延1988年,朝鲜首次报道稻水象的发生,当时仅发现于西部平原的南海道、北道和平安南道,而从目前的综合情况来看,朝鲜的许多水稻生产区均有了此虫的发生,并已扩散到中朝边境地区的平安北道、慈江道和两江道。我国动植物检疫机关对朝...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大斑病流行的主要环节—病斑产孢,孢子在叶画的附着、萌发和侵入,病斑的潜育、显症和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组建了以下回归式:[1]单斑产孢量((?))与日令(t)的关系:当 t=1-8时,令 x=100×(t-0.3)/8.3则 (?)=8000×Sin(1.31x-0.0084x~2+0.00013x~3)当 t=9-30时,Y=-92.39t+4084.25[2]单斑产孢量((?))与温度(u)的关系:令 x=170-(u-23)~2/(680-18.4u)×100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环节——孢子萌发侵入、潜育显症和病斑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孢子侵入概率与露时、露温关系,逐日累积显症率与显症日数关系,潜育期与玉米生育期关系等4个回归预测式;还研究了气温、降雨对潜育显症,气温、光照对病斑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的两个环节——病斑产孢、叶面附着孢子的动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关于病斑产孢与日龄以及温度关系的3个回归方程式;研究还表明:叶面附着的孢子数量与叶位呈指数关系;较大降雨对叶面孢子有明显冲刷作用;孢子主要是在白天,尤其是在下午飞散。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模型中的重要参数,研究了玉米生育期、肥力和品种对大斑病的主要抗性组分——侵染机率、潜育期和病斑产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生育期对侵染机率和潜育期有显著影响,每增长1个叶片,玉米抗侵染力约提高0.5倍,潜育期约延长0.5d;约在10~20叶期病斑产孢量达到高峰。肥力水平与侵染机率呈显著负相关,对潜育期无明显影响;肥力水平与病斑产孢量的关系:产量水平在6000kg/ha以下时为正相关,在6000kg/ha以上时为负相关,不同品种之间在病斑产孢量、侵染机率和潜育期上均可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