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采用速测法对山西省2003年至2004年10个地级市不同时期的生产蔬菜和市场销售蔬菜共22 846个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阳性率的测定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山西省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各级政府和植保部门对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的重视及采取的治理措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蔬菜生产高峰季节和蔬菜病虫危害高峰期生产的蔬菜农药残留阳性率仍然较高,表明了实施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的任务任道重远,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的科学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为此作者提出进一步降低山西省蔬菜农药残留的6项对策。  相似文献   
2.
晋南麦田节节麦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南的临汾、运城是山西省小麦的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占到全省的70%,近几年来这两个地区的平川高水肥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发生十分严重。由于节节麦与小麦的遗传基础十分密切,生长习性与小麦非常接近,但比小麦分蘖和繁殖力都强,在与小麦争光、肥、水等资源中占有很大优势,极易造成小麦的大幅度减产,并且难以防治,对本省小麦安全生产形成了比较大的威胁。为此我们农技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节节麦在本省的发生原因及其分布,并总结出一套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南部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山西省麦田杂草优势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南部冬麦区的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已逐渐上升为优势种,发生面积迅速扩大,2006年发生3.3万余hm2,2007年达到17.1万余hm2。节节麦、雀麦平均密度为10株/m2时,小麦减产12%~15%;平均密度达15株/m2时,小麦减产17%~20%;平均密度达30株/m2时,小麦公顷穗数减少7.05万,穗粒数减少3.95个,千粒重降低5.75g,减产达38%以上,严重威胁着山西省小麦的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了山西省节节麦、雀麦两种恶性杂草发生的原因和防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了相应的防除对策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棉铃虫1991~1994年连续大发生石建国,方果(山西省植保总站,030001)50~60年代,山西省棉铃虫主要在晋南棉区发生,以二代为主。进入70年代,二代在全省各棉区发生为害普遍加重。到80年代,除二代外,三代发生也逐年加重。进入90年代,...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在山西省是常发性蛀果害虫。分布于忻州地区以南的县(市),一年发生1—2代。危害面积达50多万亩,占山西省苹果结果树的80%以上。危害程度为中度发生.作者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和广泛的调查,认为桃小的为害程度不仅受气候因素和寄主因素的影响,更主要是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因此从农业生态学的整体观念出发,对桃小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即①山西省桃小发生危害现状;②山西省苹果生产发展状况;③山西省1987—1994年的天气预报;④桃小测报与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对桃小发生的影响;⑤  相似文献   
6.
一、烟剂施药技术 1.使用方法 烟剂施药技术就是通过点燃烟剂,使烟剂中的农药有效成分受热气化,遇冷形成微小的的颗粒,再沉降到蔬菜作物表面进行杀虫灭菌。烟剂使用起来方便、省工省时,不增加保护地内的湿度,在阴雨天也可施药。根据施药时期,可分为两种类型。①在蔬菜作物定植前或播种前施药。  相似文献   
7.
临汾和运城地区是山西省小麦的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50.9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的70%.近几年来,在该地区平川的高水肥麦田中恶性杂草节节麦发生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8.
江春  张谨华  方果 《北方园艺》2015,(9):102-105
以不同生长期茵陈蒿为试材,采用乙醇提取法和水提取法浸提苗期和成熟期茵陈蒿植株的全株、茎、叶和根,研究其醇提液和水提液对根结线虫的抑制活力。结果表明:苗期提取液抑制效果好于成熟期,全株好于茎、根,乙醇溶剂提取优于水溶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农业的互动性越来越强,农业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单纯的、地域性的农业生产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植保信息化,更好、更快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已成为植物保护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农业生产中,不仅需要有大量的植保新技术及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广大农民,同时还需把在生产实践中遇到有关植保问题能及时反馈并解决,使产前、产中、产后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植保信息和技术服务。2002年山西省植保站积极探索,按照转变观念,推进植保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建立…  相似文献   
10.
1.玉米矮花叶病在山西省的发生状况1975年,山西省首次发现玉米矮花叶病的为害。经1979年全省普查,查明各地均有矮花叶病的发生,但发病程度较低,发病率一般为0.4%~10%,病情指数为0.04~3.6。20世纪90年代,随着山西省大面积推广高产感病型的M017系列杂交种、5003系列杂交种和黄早4系列杂交种后,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为害逐年上升。先是大肆为害玉米制种田,然后扩展到生产田。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