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衰退与恢复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20世纪50年代末,至本世纪华北平原地下水总开采量由不足100×108m3/a增至211.98×108m3/a,超出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192.31×108m3/a。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体积不断增加,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不断衰退的同时产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农业节水、工业调整开采强度布局、建立应急用水机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本地劣质水资源化等综合举措,修复和涵养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在提高造林质量工作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认真抓好造林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起运假植、栽植、浇水、抚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关和衔接。一、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1、适地适树首先,要了解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情况,像土壤、地质、地貌等外在因素;其次,了解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是喜阳还是喜阴,是耐湿还是耐旱等内在因素。这样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长潜力作出综合判断,根据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特性,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最适合造林地自然条件的树种。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