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稻麦两熟制地区,麦田草害严重。1989-1990年,作者以免耕小麦田为对象,对新型除草剂骠马Puma Super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经小区试验对比和示范结果表明:骠马对以看麦娘(Alopecurus augualissobl)、日本看麦娘(A. iaponicus Sterd)、(?)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ad) Fern)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有极强的杀伤力;骠马与使它隆混用,可兼除猪殃殃等阔叶草,使用得当,除草效果一般在95%左右,保产效果显著,对小麦安全。现将试验研究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为干扰对额济纳胡杨林群落组成及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一道强大的生态防线。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和人为干扰影响,绿洲中胡杨林已严重退化。我们认为人为干扰会对胡杨群落的组成和更新造成影响。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从人为干扰角度对额济纳不同地区胡杨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会影响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和根孽幼苗生长情况;林下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旅游干扰影响,并与总干扰强度的关系遵循"中度干扰假说";根孽幼苗生长情况与放牧干扰呈负相关,当根孽幼苗数多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外界干扰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适度的人为干扰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但要保证胡杨林的繁殖更新,需要以消除放牧干扰影响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4.
江苏省稻田杂草种类较多,且分布广、危害重,产量损失大。随着化学除草技术的普及,除草醚、丁草胺等除草剂在稻田较长时间单一使用,使稗草、牛毛毡、三棱草等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发生逐渐减少,而鸭舌草、矮慈姑以及节节菜等阔叶杂草数量急剧增加。9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苄嘧黄隆或以苄嘧黄隆为主的各种复配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5.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90 cm各层都是显著大于成熟林的对应指标(P<0.05),成熟林的中等粗根(5 mm<d<20 mm)、粗根(20 mm<d)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在深层(70-90 cm)和中浅层(40-50 cm)都显著大于中龄林的对应指标(P<0.05);(3)在中龄林中,根表面积、根分枝数、根分形维数及平均分枝角度是分析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因子,而在成熟林中,根体积、根分枝数及平均分枝角度是分析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因子;根系各径级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2 mm各个径级对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影响显著;(4)两种林龄繁殖根系上的不定芽及分蘖株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种林龄的一级侧根数、分枝角度亦无显著差异(P>0.05);(5)对比两种林龄不同根序上的根蘖芽发现,二级根上不定芽个数均是同组一级根上不定芽个数的3-4倍;基于以上对胡杨根系的功能权衡的分析,得出:细根对胡杨根系构型有重要的影响,在胡杨根系功能权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稻茬直播油菜田恶性杂草看麦娘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进一步夺取油菜籽高产的主要障碍。为探索直播油菜田看麦娘化学防除的技术,1985~1986年度,我们在徐舍乡巢庄基点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稻麦两熟制地区麦田草害严重,问题突出。本研究以免耕麦田为对象,对新型除草剂骠马的应用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骠马对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有极强的杀伤力。骠马与使它隆混用,可兼除猪殃殃等阔叶草,对禾本科杂草有增效作用,使用得当,防除效果一般在90%以上。保产效果显著,对小麦安全。用骠马防除禾本科杂草掌握在11月下旬,麦苗2~3叶,田间看麦娘达出草高峰时,每亩用6.9%骠马50毫升,兑水40千克喷细雾。需要兼除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的麦田,亩用6.9%骠马40毫升加20%使它隆30毫升,兑水40千克喷细雾,用药时间可推迟到12月上旬。骠马对大元麦有药害,不宜施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