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玉米上一种立枯丝核菌病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Voorhees,R.K.在1934年报道了美国南部发生玉米果穗丝核菌病(Rhizoctonia zeae Voorhees)。Немлиенко,Φ.Ε.(1956)曾指出,丝核菌属另外几个种在玉米上的为害和分布是不大的,R.solani Kühn只在玉米根部发现过。  相似文献   
2.
为害农作物的生物,除病原生物、昆虫外,还有螨类、杂草、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等等.英语“pest”一词泛指农作物的各种有害生物,不仅符合综合防治的内容,而且符合客观实际.为了词义表达确切,本文也用有害生物这个词.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是当前国内外植保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国外已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控制(治理)有害生物的方案,并开始在棉花、苹果及温室作物等上面应用.国内自1974年冬全国农作物主要  相似文献   
3.
过去对赤霉病流行规律、预测预报作了不少研究,认为三麦穗期气象特别是雨日决定了发病程度。1973年国内提出了病菌数量是病害流行与否的主导因子,近年国外也有菌量决定发病程度的报导,目前尚无一致意见。现将我们主要研究结果初报于后,以资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4.
大豆天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天蛾在本地俗称豆坍、豆虫,属鳞翅目天蛾科。60年代初期,豆天蛾在我县纯作大豆上猖獗危害,1961年调查,平均百株虫量107头,最高达207头,部分严重田块被食成光秆,导致失收。以后随着耕作制度、种植方法的变化,发生量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1986年调查,平均百株虫量1.5头,最高达9头,已达防治标准。1982年开始,我们对大豆天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