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于201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进行了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于杨梅春梢(幼果)生长期,在树冠均匀喷施48%毒死蜱乳油800倍液1次的施药条件下,毒死蜱在‘东魁’和‘临海早大梅’2个品种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基本一致,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4.60~5.78 d,降解速度较快。综合3年试验结果,施药后23 d,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26~0.45 mg/kg,低于中国(苹果、梨、荔枝和龙眼)及日本(其他浆果)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1 mg/kg);施药后34 d,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074~0.28 mg/kg,低于香港草莓中MRL值(0.3 mg/kg);但施药后44 d,毒死蜱在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073~0.13 mg/kg,仍高于欧盟蓝莓及桑椹中毒死蜱的MRL值(0.05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23、27、34和44 d采收的杨梅果实中毒死蜱对2~6岁、7~14岁、18~30岁和60~70岁4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商值及急性膳食风险均较低,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柑橘采后损失率达25%~3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因此研究柑橘的贮藏保鲜技术对减少其采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省临海市柑橘种植面积达13333hm2,近七成为宫川温州蜜柑,生产中多采用完熟栽培延后采摘栽培技术,完熟温州蜜柑具有品质优良、化渣性佳、优质果率高、色泽鲜艳、风味浓郁等特点,但成熟采摘期集中,致使一些果农存在销售难问题,尤其是寒潮来临之后,个别橘农存在滞销问题。宽皮柑橘类采后保鲜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往往以七八分成熟度果实为试采,完熟果实保鲜技术研究报道较少。余意等[2]研究表明采收较早的果实即使贮藏达到完熟,香味品质不佳。因此产业发展有完熟蜜橘采后保鲜的需求和必要。物理保鲜技术如气调等方式,效果显著但试验条件要求严苛,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化学合成保鲜剂具有高效、经济、方便等优势,是目前果实采后流通期间应用最广泛的保鲜方法[3,4].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台州市的果桑品种,引进了桂花蜜、白玉王、大白鹅、白珍珠、红宝石、中果01-13、东光大白和奶油蜜8个果桑品种,以主栽果桑品种大10为对照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对各果桑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果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花蜜单株产果量、叶片产量均高于大10,...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台州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10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10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10,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椹、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杨梅肉葱病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20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测定了肉葱病发生的不同阶段杨梅果肉中的6种植物内源激素、11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在发病初期发病果肉中的植物内源激素吲哚丁酸和茉莉酸合成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实,发病中后期发病果肉中的吲哚乙酸、水杨酸、脱落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11种主要营养元素中,钙、磷和钾元素在发病中后期时在发病果实中的含量要略低于正常果实,其它元素无明显差异。说明病果实在发病不同时期分别上调了生长类激素IBA和IAA合成量,并加速了果肉生长,在发病中后期大量的合成ABA,导致果核与果肉产生离层。于此同时果实中防御类激素JA和SA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实,是果肉与果核分离产生伤口而形成的一种防御反应的体现。为了防控肉葱病发生,建议在果实硬核前期及时补充钙、磷和钾,减少促进果实膨大的肥料和膨果药剂使用。此外在大雨过后,加强果园排水,同时避免大量灌溉导致的果肉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葡萄溢糖性霉斑病,选用3个浓度的高锰酸钾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1 000~3 000倍液处理对葡萄溢糖性霉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70%以上;其中1 000倍液处理可100%消除或抑制大面积霉斑的形成,高锰酸钾各浓度处理均不可消除已形成的点状凸起斑块;为了提高商品果率,防治时间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7.
以宫川温州蜜柑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铺设透湿性反光膜与未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区域的光照强度、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探讨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对果实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透湿性反光膜树冠下离地70 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5倍左右,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通过光照漫反射,可以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提高果实商品性.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月份增加1.88 g/100 mL,12月份平均增加1.08 g/100 mL.综上,在台州地区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可以显著提高宫川温州蜜柑品质.  相似文献   
8.
缺镁温州蜜柑果园的施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缺镁果园的施镁效应,为合理施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州蜜柑为研究对象,在缺镁的酸性土壤果园进行施镁试验,分析镁对柑橘叶片和果实中镁素营养、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叶片镁含量均随叶龄的增加而降低,施镁处理中的镁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淀粉含量则低于对照;结果枝叶片中的镁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相对值以及果实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因此,土壤施镁和叶片喷镁相结合可以显著增加柑橘叶片的镁含量,促进镁向果实的运输,提高果实的镁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果实膨大后期叶片黄化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有效的杨梅凋萎病防控措施,对凋萎病菌分生孢子侵染、传播、病害周年发生动态及病菌在树体内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01~2×106 mL-1浓度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溶液都能侵染杨梅致病,主要通过嫩枝的皮口及伤口侵入,有2个侵染高峰期分别是5月和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凋萎病菌分生孢子周年均可捕捉到,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8月底至10月中旬为两个分生孢子捕捉高峰期。凋萎病周年都有新病枝出现,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至11月初,在果园内海拔低、流水冲刷严重的位置先发病。周年内发病杨梅树内拟盘多毛孢的分离菌株数及DNA拷贝数都是健康树的2~6倍。凋萎病菌可以周年寄生在杨梅的整个树体内,没有明显的菌量高峰期,嫩枝位置菌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杨梅种质资源对凋萎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部分杨梅种质资源对凋萎病的抗性情况,利用2个不同种的凋萎病菌株,对32份杨梅种质资源进行枝条离体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625%的红梅类和2857%的乌梅类种质材料具有高抗病性。杨梅种质材料对病菌越敏感,一般潜伏期越短,发病率越高。高感品种3~8 d就表现出严重病症,高抗品种大多数超过10 d才有轻微症状出现。综合评价临海苗圃内的种质材料,高抗凋萎病的有红梅类的深红种、安海变种、桃红、松山大野、松山水梅、大叶早、涌泉1号、涌泉3号等8个,乌梅类的硬丝安海变、黑瑞林等2个,上虞水晶杨梅以及1个开红花的雄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