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陕西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田间发生动态和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和明确其发生时期与规律,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在枝干和叶片上的周年发生动态、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和发病部位,以及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溃疡病在枝干上有冬末春初和秋季2个发病高峰,以冬末春初为主,发病株率占全年的80%以上;在叶片上亦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溃疡病在不同品种上的发病存在明显差异,以红阳品种发病率较高,平均病株率达37.8%,平均病叶率达21%;不同品种的主干、侧枝、结果枝均能发病,但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以侧枝和结果枝发病为主;菌脓出现位点在枝干皮孔、芽眼、伤口、枝杈裂缝及落叶痕等处,以皮孔为主要出脓位点;低温有利于枝干发病,其中秋冬季日均温低于0℃的时间和出现早晚是影响枝干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的重大灾害,常导致花腐和叶斑、流脓枝枯、死树毁园,经济损失巨大。为科学、安全、高效防控该病害,基于前期研究,集成创新了一套猕猴桃"两前两后"防控关键技术,即"花前、花后"喷雾防花腐、叶斑,"采果后、落叶前"药液喷淋或涂刷枝干防枝干溃疡,并从2016-2019年连续4 a在眉县、周至及杨凌3县区13个示范点进行了技术示范,累计示范面积926 hm~2。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对溃疡病均防控效果良好,4 a间示范园平均病株率为3.61%,主干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与常规对照园比较,示范园的平均防效达75%以上,果园病死株率及产量损失显著降低,估算保产2 388 kg·hm~(-2),总经济损失降低884.5万元。该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有效遏制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保障了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