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种植设计方法往往是从种植设计的命名开始的,强调植物的美学特征.现代种植设计从空间角度出发,首先是作好种植的空间安排等基于工程技术角度.本文基于在上海工作的经验及"海派园林"的特点,试图从空间角度研究种植方法.由于从空间出发探讨种植设计方法难于理解,本文力图将它们细化成一种程序化且易于初学者掌握的种植设计步骤,并称之为"五步法"种植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英国丹迪市步行街为例,分析英国步行街的典型特征,一个成功的步行街及其景观设计,不仅有赖于其良好布局,而且因其所在的街区属于城市的商业中心区,也需要城市的交通体系的明确支持。步行街的景观设计重点在于其功能及功能带的设置。步行街的主要节点绿地或者广场,是其设计的另外重要一环。步行街绿化空间有限,对游人的价值的重视胜于对绿化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美国景观设计学的概况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分析 绿洲千岛园北临鹤立西路,占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居住、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别墅居住区.区内基地情况良好,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降低河口城市滨水区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风险的定义,按照危险性、脆弱性、暴露度构建洪水风险指数评估模型,选取11个评价指标,采用场景模拟与GIS空间叠加的方法计算洪水风险指数。选取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为研究区,并分别以2030年、2050年及2100年为时间节点进行情景模拟,进一步按照人口密度单因子进行叠加评价,通过情景模拟识别黄浦江滨水空间景观,更新“三区三策”。结果显示:根据黄浦江滨水区气候变化目标下洪水风险的空间格局,显示风险度等级逐年提高;在2050及2100年的场景模拟中,黄浦江上、下游两部分均显示了高洪涝风险段。采取抵抗(抗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对城市高密度人口区等区域威胁日益增大;采取疏散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水岸的宜居性降低;采取共处(承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减少,需要采取更多抵抗策略与疏散策略。根据气候变化视角下黄浦江滨水区洪涝风险分区分策,泛洪区位于宝山区以东及浦东新区西北角,黄浦江滨水空间需要采取后退疏散策略,实施人口疏散,规划“河口保护计划”,以及在中游松江区内进行生态湿地建设;抗洪区位于中心城区,滨水空间需要继续采取抵抗洪水策略,且风险日益扩大;承洪区位于大部分黄浦江滨水空间,可采取与洪共处策略,但潜力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现成的、同时代建成的英国康柏花园和苏州拙政园,比较园林要素设计处理的异同点,探讨私家园林在两国的典型渊源及其发展,从而找出它们在现今开放绿地时代对我们的启示:为游人服务是园林的功能,园艺及其科技的发展是绿地的根基,生态自然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是园林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休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带来了机遇,本文从合理利用休闲农业资源的角度,就橄榄坝农场胶园休闲度假区的发展规划,从构思依据,规划定位,空间布局和项目设置等方面谈谈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常州鸿裕·水岸人家住宅小区是一项改建规划项目,设计者以公共空间组织社区生活为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见缝插绿,将整个住宅小区设计成了一个“宁静、生态、超越”的景观小区,得到了项目方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植物协会副理事长张正春,在两会期间,发现圆明园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防渗膜建设,质疑该项工程是否进行过环保审批,是否会对北京的整体生态产生影响。北京海淀区的相关部门举行了关于该项工程的听证会。对园林建设进行环保审批及举行公众昕证会,在我国园林建设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就园林建设进行环境评估,并召开公众昕证会,这本身就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塑封圆明园”(媒体语),作为园林建设的典型,说明园林建设应有强烈的环保及生态意识,应重视园林的自然演替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播水稻技术在我市迅速普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今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在开始种植直播稻的几年里,草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化除技术的不断进步,90年代中期,直播稻田除草技术已基本成熟,因而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直播水稻生产中出现了化学除草效果下降,杂草危害有抬头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