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辐射不育防治法是五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生物防治法中最新趋向之一。 辐射不育防治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本身存在着性的本能,人们就是利用昆虫有寻找配偶,进行交尾繁衍后代的本能,加以利用,使其不育,达到防治和消灭害虫的目的。射线可使昆虫不育,用一定范围的辐照剂量,对防治对象的某一虫态(蛹或成虫)进行处理,经过辐射处理后,一方面要使受照射的害虫的体细胞基本上不受损伤,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寻找配偶的能力;同时又能诱  相似文献   
2.
柑桔大实蝇辐射不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宁乡猪是产自湖南省宁乡县的地方优良品种,素以早熟易肥、生长发育快、肉质细嫩、性情温驯等特点而著称。这种猪的表型描述已有很多资料,但对其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尚缺乏系统研究。国外对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已有众多报道。国内近年来,已陆续发表了大白猪、新淮猪、大河猪等的一些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资料,但这些资料多半侧重于对繁殖性状的分析。签于遗传参数对于改进选种方法、予测选择效果、提高育种效率和生产水平均有明显效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交尾习性与辐射不育方法的应用有着直接关系。玉米螟为多配性昆虫。雌虫交尾2次以上是否影响防效?多次交尾的雄虫,各次交尾所排精子的活力如何?在运用不育或部分不育防治技术上,需要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这对不育雄虫释放技术的效果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宁乡县种猪场1978-1981年育种资料,采用单元内表型和遗传参数估测法、混合家系亲缘相关法分别计算了宁乡猪生长发育性状的群体均值,遗传力,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并与1980年初步估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将不同年度资料合并,扩大了样本含量,消除了年度间非遗传因素影响,从而使估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宁乡猪生长发育性状的表型参数在国内地方猪种中居中等水平。遗传力值大多中等,性状间相关反映了宁乡猪体躯短宽的品种特点。文中背高,头长、额宽,腿臀围的遗传参数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利用宁乡猪群体继代选育中1978—1980年屠宰的54头宁乡肥猪胴体资料,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估测宁乡猪瘦肉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式中y为估测瘦肉量(公斤),x_1为胴休长(厘米),x_2为后腿重(公斤)。经随机抽取35头不同屠宰体重,不同营养水平肥育的实测胴体资料验算结果,误差率未超过2%,准确性相当高,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列线图的制作为估算瘦肉量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的染色标记技术和不育成虫在田间的扩散规律。将Sudan Blue 670(Ⅱ)染料加入到桃小食心虫幼虫的人工饲料内染色标记桃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染料浓度500ppm是较适宜的剂量,不仅使其幼虫、蛹、成虫及F_1代卵均匀染上蓝色,而且使精苞也染上浅蓝色,对桃小食心虫也无不良影响。采用释放染色标记虫及性诱剂诱捕技术研究桃小食心虫不育成虫的田间扩散规律,结果表明:不育虫在果园内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80%集中在距释放点100米为半径的环域内,最远距释放中心225米,扩散密度与扩散距离有明显的回归关系,符合模型N=-0.67+402.45/X。  相似文献   
8.
宁乡猪的肥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提高宁乡猪的肥育性能,是我们开展宁乡猪选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为了了解宁乡猪的肥育性能,我们在按群体继代选育法实行品系繁育过程中,对一世代的肥育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 一、试验方法 (一)供试猪组成:  相似文献   
9.
柑桔大实蝇辐射不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柑桔大实蝇蛹的发育,生殖系统和生殖细胞的发生及辐射对卵子、精子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后期蛹体细胞分化发育完成时,卵子尚处于卵原囊期,雄虫已形成大量成熟精子。用9krad照射后期蛹,不影响成虫的活动和交尾竞争能力,但可导致大实蝇不育。大实蝇染色体数目为2n=12,总长度56.2μm,长度变异范围6.52~1.10μm,属中等非对称核型。辐照后引起染色体断裂而导致缺损、多着丝点环等畸变,使细胞分裂受阻引起不育。唾腺及肠细胞辐照以后24小时DNA含量明显下降,但能逐步修复。  相似文献   
10.
康文  刘琼茹  李元英 《核农学报》1993,7(3):175-179
本文研究了较低剂量辐照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的染色体变异及F_1不育情况。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的正常染色体为n=31,属多着丝点染色体。较低的辐照剂量也能诱导当代产生大量染色体变异,F_1的不育与亲代染色体变异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仅传递一代,到F_2代,育性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