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阿尔金山草地鼠害发生区及鼠荒地面积遥感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3S”技术对阿尔金山草地鼠害发生区和鼠荒地进行监测和解译,获得鼠害发生面积和分布,为研究区鼠害蔓延的防治及鼠荒地的治理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区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初步分出鼠害发生区、草地、裸地、水体等地物,再添加海拔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训练规则,运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进一步从鼠害发生区中提取鼠荒地、鼠害发生区,鼠害潜在发生区,最后生成专题图.[结果]遥感估算得阿尔金山地区鼠害发生区面积为3 419.621 km2,其中鼠荒地面积1 376.476 km2,分别占到研究区的6.92;和2.78;,与2014年11月新疆巴州草原站实地调查估算结果相近,且有扩大趋势.[结论]鼠荒地或鼠害潜在发生区有沿水源边缘分布特征,鼠荒地与草地,裸地多呈镶嵌分布.鼠荒地和裸地、草地共存易形成混合像元,造成解译误差;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方法的结合使结果更符合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费市场上,套袋苹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对水果的要求开始转向高品质和无公害化。套袋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技术措施。北疆的气候寒冷,使苹果有着特有的埋土越冬方式,通过调查北疆地区红富士苹果与内地红富士苹果在不同时期套袋技术的应用情况,对苹果套袋技术在北疆地区的推广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0—2014年乌鲁木齐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2000,2006,2010和2014年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生成植被覆盖度图,再与ASTER GDEM数据生成的海拔、坡度、坡向图进行空间图像叠加,分析植被覆盖分布特征和变化原因。15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先整体下降,然后以2006年为拐点显著回升的U型趋势。较2006年,2014年乌鲁木齐县北部和米东区东北部的温带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有一定改善;米东区北部温带矮半乔木荒漠和达坂城区的温带丛生矮禾草、矮半灌木荒漠草原改善显著。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类型影响了植被覆盖水平的分布格局,夏季当月及上月降水量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尤其荒漠草地影响显著,草地与灌丛的变动性大于林地。经济活动与生态工程建设等是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荒漠草原覆盖度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耦合作用大,应加强保护力度。近年来大规模实施系列林草业工程对全市植被覆盖度提高、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蝗虫之一,每年给新疆畜牧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分布影响的预测对其科学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意大利蝗的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BCC_CSM1.1气候模式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工作报告(IPCC AR5)采用的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气候情景在2021-2040年(2030s)、2041-2060年(2050s)和2061-2080年(2070s)的意大利蝗新疆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BCC_CSM1.1的各情景下,意大利蝗适生区在北疆及天山一带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但高度适生区面积都有所增加,其中在天山和阿尔泰山地区,意大利蝗中、高度适生区范围将向更高海拔区域蔓延,在北疆阿勒泰地区高度适生区明显增加。极端水分条件和水热条件对意大利蝗在新疆潜在分布发挥主要作用,其中4月、10月、3月和11月降水量对意大利蝗在新疆潜在分布影响最大,因其直接影响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从而决定意大利蝗卵的存活量。  相似文献   
5.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兵团农牧团场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振兴林业经济,以林兴农、兴林富民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团场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团场、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有效途径。新疆兵团农七师128团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前沿,生态环境较恶劣,是农七师风头水尾的团场,每年的大风、沙尘暴给团场农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在兵师林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128团林业发展从此进入了新阶段,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改善了团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预警和防控突颊侧琵甲Prosodes(Lioprosodes)dilaticollis Motschulsky发生,基于该物种分布数据、1950―2000年环境下生物气候数据和典型受害区土壤因子数据、气象数据等,采用MaxEnt模型对其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预测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都大于0.990,预测结果可靠。突颊侧琵甲的潜在分布区位于新疆天山一带,高、中度适生区分布在伊犁河谷草原和昌吉州玛纳斯县、呼图壁县草原及塔城地区沙湾县等地;刀切法得出降水量是影响其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特别是5、6、11、12月降水量的影响最大。该虫典型受害区的降水数据验证了分布概率响应曲线的准确性;土壤湿度在15%~30%范围时,30 cm处土壤湿度与虫口密度呈极显著弱正相关。表明降水作为影响草原土壤湿度、土壤含氧量的主要和直接因素,对不同生长期突颊侧琵甲生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