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微孢子虫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陈秀改进法、SDS法、CTAB法和TEK改进法对四种微孢子虫SD1、SD2、SD3、SD4基因组DNA进行抽提,并对抽提效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陈秀改进法对SD1、SD2、SD3基因组DNA抽提效果较好,TEK改进法对SD2、SD3、SD4基因组DNA抽提效果较好,SDS法和CTAB法对四种微孢子虫基因组DNA的抽提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从甜菜夜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包括适宜宿主品种和接种时期、感染中量、寄生部位、平均产孢量、单头蚕最大产孢量、传染方式等内容,以期利用家蚕为替代宿主大量繁殖甜菜夜蛾微孢子虫,以及开展微孢子虫生物防治实用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种从甜菜夜蛾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则是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从广州郊区菜地捕捉到的甜菜夜蛾幼虫体中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可引起甜菜夜蛾幼虫较高的死亡率,经人工接种还可感染家蚕(Bombyxmori)。为了解该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该微孢子虫的形态、大小、孢子表面特征、超微结构、生活史等进行了研究,判定该微孢子虫应属于微粒子属(Nosema)微孢子虫。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该微孢子虫与已报道的从甜菜夜蛾分离的微孢子虫均为同属异种。  相似文献   
4.
广东蚕桑种质资源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地处亚热带,冬季短,夏季长,雨量充沛,形成了全年多次采叶养蚕的特点。蚕、桑品种资源经过长期的自然变异、淘汰以及人工选择,出现了许多性状迥异、各具特色、丰富多姿的地方品种资源。这些地方品种大都能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具有耐高温多湿,抗病力及抗逆性强的特点,蚕品种强健好养,龄期经过短,对桑叶饲料要求不严,对我国蚕区经常发生、流行的主要蚕病、大气污染等有较强的抵抗力;桑品种发芽早、发条数多、生长快、产量高。建国以来,我们开展了多次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到目前为止,收集保存了一大批性状各异的重要种质资源,经省科技厅批准,在2004年建立了广东蚕桑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