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黄萎菌毒素离体筛选再生植株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黄萎菌毒素离体筛选再生植株的抗病性研究StudiesonDiseaseResistancefortheProgenyofCottonplantsRegenerationbyExnlantTissueCulturewithToxinofVertic...  相似文献   
2.
用间接筛选法(Indireet seleetion)测定棉花种子抗霉性与抗苗期立枯病菌(Rhi-zocotonia sotani)的关系,在低温(13.3℃)下二者成正相关,淘汰在低温下长霉(Pe-nicillium sp,Aetevnaria sp,Fusarium sp)的种子,选用不长霉的,能提高品种的抗逆性。种子在低温下(13.3℃)的萌发速度与抗病性之间关系并不明显,但萌发速度过快,胚根长的,在低温下易受侵染。分析了抗枯萎品种辽—321及感枯萎品种中棉所10号的多元酚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主要通过交互保护作用保护棉株,即用不致病的棉枯萎病菌系(尖孢镰刀菌)或别种能侵染棉株的镰刀菌接种,使其侵染棉花维管组织,阻止或削弱棉花枯萎菌的危害。近年又试用细菌拌种法,其保护机制大体在于竞争或占领,以阻止病菌侵入。  相似文献   
4.
得克萨斯州是美国的主要植棉带,其棉花产量据美国之首。那里,绝大部分棉田都采用了优质、高产、抗病虫的良种。该州农工大学农业试验站的L.S.Bird博士所育成的多抗逆性棉花品种(抗病、虫、低温等)已占全州棉田种植面积的33%。我于1983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育阶段棉铃分泌物对棉铃疫菌和炭疽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棉花早熟品种TX-5、TX-8及中早熟品种中-12,以4个播种期进行试验,对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棉铃分泌物中的糖,单宁、棉酚的含量及其对棉铃疫霉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和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gossyptii)生长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棉铃增大期、充实期铃表分泌的棉酚、单宁含量较高,在这一阶段,单宁、棉酚对棉铃疫霉菌(P.boehmeriae)和炭疽菌(C.gossypii)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钾对次生物质代谢起着促进作用。研究认为:选用早熟品种适期晚播,使疫菌和炭疽菌侵染高峰期,正值铃表单宁、棉酚含量最高阶段,能有效的减轻棉铃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秋白菜三大病害(孤丁、霜霉、软腐)流行年份,往往看到三种病害的发生有着一定关系,经过1960年和1961年两年的调查和试验,进一步明确了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密切的相关。一、不同品种对孤丁病和霜霉病的感染性往往一致。1961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试验站进行的不同原始材料观察,杂交组合 F_1的抗病鉴定和全国抗病品种区域性试验中共130余个材料中都获得了类似结果,引述其中部分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7.
李庆基 《植物保护》1981,7(2):29-29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一个经济、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推广抗病品种种植面积已达200万余亩,对减轻病害,提高产量,起着很大作用。全国棉花枯萎病防治研究协作组,每年将各地推荐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组织“区域试验”,统一进行评比。这种做法,既可以利用广大棉区的不同生态环境,对抗病良种的地区适应性,进行鉴定;又能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使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呋喃丹与多菌灵复配种衣剂综合防治棉花病虫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虫害的化学防治中,改进药剂剂型,可以达到经济、合理施用;防止污染,保护天敌;节约劳力、保证安全。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80年冬天开始与美国FMC公司协作,对呋喃丹液剂35ST与多菌灵(MBC)复配种衣剂进行了研究,80年冬做了室内药剂配比试验,81、82两年进入田间试验,获得了兼防棉苗病害(包括立枯、炭疽及苗期枯萎)及棉蚜的良好效果。最近,经河南、河北、山东、湖北、上海、北京各试点总结,一致认为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9.
1987年,美国植物病理学会出版了一本由C.H.Beckman编写的专著《植物萎蔫病的本质》(The Nature of Wiet Disseases of plants)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棉花黄萎病区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新疆、江苏等8省(区)9个菌系中分离到的280个单孢菌系,经鉴定全是大丽轮技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这些单孢菌系产生微菌核的数量、形状、大小以及在30℃下菌落生产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一些菌系对棉花的致病力也不同。但这些差异是属于生理上的分化,并非另属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