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桑脉带相关病毒(Mulberry vein banding associated virus,MVBaV)属于番茄斑萎病毒科(Tospoviridae)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的新成员,是广西桑树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病毒。本研究将MVBaV核外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N protein)基因连接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0a-MVBaV-N并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经IPTG诱导可表达产生一个含His标签、分子量约36.0 kDa的融合蛋白。用 Ni2 + -NTA树脂纯化融合蛋白,将其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为1∶256 000。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在稀释倍数1∶1 000时与细菌表达的融合N蛋白及感病桑叶中的N蛋白产生特异性识别,但不与寄主蛋白产生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将抗体按1∶2 500稀释后进行间接ELISA,可有效检出桑叶中的MVBaV。MVBaV N蛋白抗体的成功研制,为桑脉带病毒病的诊断及MVBaV与寄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试剂。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溃疡病菌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病(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咪鲜胺、苯甲·丙环唑、克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EC50值分别为0.1557mg/L、0.3020mg/L、0.5205mg/L、0.8660mg/L、2.1786mg/L和2.7372mg/L。离体接种试验测定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2.50μg/m L、吡唑醚菌酯1.00μg/m L、咪鲜胺0.25μg/m L、苯醚甲环唑0.25μg/m L、苯甲·丙环唑0.25μg/m L和克菌·戊唑醇0.25μg/m L的离体接种防治效果好,分别达到96.84%、95.06%、93.47%、91.00%、86.56%和83.10%。本研究结果为火龙果溃疡病田间药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WG、2%香菇多糖AS和5% 氨基寡糖素AS对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3种诱抗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WG的抑菌效果低于10%,5%氨基寡糖素AS和2%香菇多糖AS的抑菌效果为0;6%阿泰灵(寡糖?链蛋白)WG诱导抗病性效果达到60%以上,5%氨基寡糖素AS和2%香菇多糖AS的诱导抗病性效果超过了80%,其中83.33mg/L的5% 氨基寡糖素AS和33.33mg/L的2%香菇多糖AS诱导抗病性效果分别达到89.81%和87.79%。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进行病原种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初生菌丝为白色,逐渐转变成墨绿色至灰黑色,孢子堆为橘红色,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无色透明,长椭圆形,8.5~17.5μm×3.5~4.5μm,有的含有1~2个油球,萌发产生附着胞;病原菌的ITS序列与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相似性最高,达99.7%;基于ACT、ITS、CHS-1、GPDH和TUB2基因序列构建的多基因联合系统进化结果显示,病原菌与果生刺盘孢菌的不同分离物聚集在同一个分支上,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果生刺盘孢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