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德州驴是优秀的皮肉兼用驴,包括“三粉驴”和“乌头驴”两个品系,但是关于德州驴的研究较少.为了向驴产业提供可靠的德州驴生产性能数据,该研究以40头三粉驴和9头乌头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德州驴的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胸腰椎数等性状特点.结果 表明,三粉驴的屠宰率为54.02%,净肉率为42.43%,净皮率为8.1...  相似文献   
2.
在前哨农场主要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水稻9~9.5叶期,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667 m~2,用以防治水稻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选用30%稻瘟酰胺·戊唑醇(稻安醇)悬浮剂40 ml/667 m~2+3%多抗霉素100 ml/667 m~2+2%春雷霉素100 ml/667 m~2混配的防治技术,与当地水稻种植户防病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对叶瘟的防效高达89.5%,并且可以在水稻生育后期有效控制穗颈瘟、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生;在产量方面,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增产5.35%,说明此项病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寒地杂交粳稻高产优质育种生理基础,以第二积温区生产试验对照品种龙稻5号和杂交组合800s/958为试验材料,对寒地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的源库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源特性方面,杂交粳稻组合800s/958株型紧凑,株叶型配置好,群体透光性强,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能力更强。库特性方面,杂交粳稻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多于龙稻5号,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略低。流特性方面,杂交粳稻物质积累能力和运转能力突出。源库关系方面,杂交粳稻的粒叶比是龙稻5号的1.13倍。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源丰库大,库、源、流三者相互协调,成为其高产优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济宁市兖州区畜禽资源化利用的作用,通过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与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的家畜、家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规模场综合利用率为96%,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利用率为89.79%.其中堆肥发酵处理量占比65.4%,垫料发酵床处理占比12.9%,沼气工程处理占比4.0%,生产有机肥占比17...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准确、便捷的驴皮肤厚度测定方法,试验利用游标卡尺、超声仪和组织切片三种测量方法分别对德州驴颈部、腹部和臀部的皮肤厚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游标卡尺法测定颈、腹部皮肤时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该方法不适用于背、臀部皮肤厚度的测定。2)超声仪用于测定驴皮肤厚度效果不理想。3)组织切片法在观察超微结构上有优势,但测定出的驴皮肤厚度并不准确。说明驴皮肤厚度测定时采用游标卡尺法较准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沙芥属蔬菜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h.)和斧翅沙芥(P.dolabratum Maxim.)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人工控制6个沙埋深度,研究沙芥与斧翅沙芥种子萌发和出苗对沙埋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埋深度显著影响沙芥和斧翅沙芥的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沙子表面的种子不能萌发.沙芥与斧翅沙芥在2cm和4cm的浅层沙埋时,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最高,休眠率和死亡率最低,且沙芥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高于斧翅沙芥种子,而休眠率和死亡率低于斧翅沙芥种子;沙芥种子在沙埋深度超过8cm、斧翅沙芥种子在沙埋深度超过4cm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显著降低,休眠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总体上,种子平均萌发率、平均出苗率和平均出苗速率与沙埋深度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平均休眠率和平均死亡率与沙埋深度呈显著正相关,沙芥的耐沙埋能力大于斧翅沙芥,这种差异也与沙芥种子千粒重大于斧翅沙芥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野外调查、查阅标本、文献考证及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江西大岗山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大岗山地区种子植物共约782属、1796种,包括12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亚型。亚热带至热带分布成分356属,温带成分239属:(2)中国特有成分26属,具有一定的区系残遗和特化现象;(3)大岗山地区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并与世界各个热带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联系;(4)本区系间断分布类型多样,残遗植物类群丰富,在珍稀濒危种类颇多,这都与地史变迁、大陆漂移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密切相关;(5)大岗山植物区系足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有由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成为许多热带性属的分布北界。该区具有由泛热带、亚洲热带、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在发生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龙粳21和龙稻5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和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对照,通过20个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发现两系杂交粳稻普遍存在穗大粒多、结实率差的问题,同时,肯定了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存在杂种优势,且优势的发挥应当从大穗优势调整至穗数优势,合理控制穗粒数,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  相似文献   
9.
大岗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及受干扰的状况有关。一般立地条件较好,林分郁闭度小或林分受强度干扰后正处于次生演替的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较高。植物生长型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草本层与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小,灌木层种类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常绿阔叶林群落重要值先增后减,中海拔的丰富度最大,由此认为干扰严重低海拔重要值增加,而乔木层在低海拔丰富度最小,草本层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对辣椒炭疽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产品,使用生长速率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影响不同,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为0.64μg/mL、0.95μg/mL和0.26μg/mL,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的抑制作用较差,其EC_(50)值分别为21.08μg/mL、113.43μg/mL和303.4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 mL/667m~2、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 mL/667m~2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8.3 g/667m~2对辣椒炭疽病防效分别为84.03%、80.45%和80.94%。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是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药剂,建议生产上推广使用,使用时还应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之间要轮换交替使用,以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剂而使病害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