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频振式杀虫灯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西双版纳稻米品质,减少农药残留,科学合理的虫害防治方法是重要的解决手段之一。频振式杀虫灯是当前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物理诱杀害虫的工具,具有广谱、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试验设立灯控不施药区、灯控施药区、非灯控施药区和非灯控不施药区,安排随机区组试验,调查虫害发生动态,适时开展化学农药防治和跟踪测产。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单灯每晚诱虫量在6.7~224 g之间,灯控不施药区、灯控施药区和非灯控施药区与非灯控不施药区相比,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螟虫的防效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初步掌握了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害效果,表现在水稻虫害发生量减少、防治成本降低、水稻增产增收等方面的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茶树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茶树虫害的为害,从而达到了茶叶生产持续发展:茶叶产量分别较空白对照区和常规对照区增产33.82%和4.6%,增收节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广大农村、蚕桑产业现已成为蚕区广大蚕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做好蚕种处理及提高小蚕饲养科技水平,对蚕农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蚕桑生产实践,总结小蚕饲养关键技术,仅供同行和广大蚕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DAS-ELISA和RT-PCR方法从褪绿和银色斑驳的西瓜叶片中检测到病毒分离物(WSMoV-YN),感病样品能与WSMoV/GBNV复合抗血清(Agdia)呈阳性反应。获得WSMoV 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抗体能与WSMoV血清组成员CaCV和TZSV反应,但不能与INSV、TSWV、HCRV和GYSV反应。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毒种类,采用Tospovirus通用引物对样品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获得长度为3 554 nt的S RNA全序列,经Blastn比对分析与WSMoV中国台湾分离物同源性最高,为95.8%,其N和NSs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7.6%。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西瓜银灰斑驳病毒云南分离物(WSMoV-YN)与其他WSMoV聚为一支。确定引起云南西瓜病害的病毒为WSMoV。  相似文献   
5.
云南水稻上检测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我国南方稻区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害.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首次发现以来,该病危害范围逐年扩大,2009年我国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及越南北部19个省发病面积约33.33万hm2,基本绝收面积0.67万hm2[1,2],对水稻生产威胁巨大.  相似文献   
6.
2015年以来,通过在老挝开展黄脊竹蝗发生情况及产卵地调查,明确了黄脊竹蝗在老挝北部琅勃拉邦、华潘、丰沙里、川邝、乌哆姆赛5省的为害和产卵情况。初步掌握了该害虫为害、产卵地由村庄周围向森林迁移的扩散动态,并根据黄脊竹蝗的发生情况,提出因地制宜、可持续控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