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4篇
  10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平度市旧店镇中王埠村郑春升果园 ,品种为 16年生红富士 ,株行距为 4 m× 4 m ,山地果园 ,砂壤土 ,有水浇条件。于 2 0 0 1年 3月底分别按每株 2 .5kg、3.0 kg、3.5kg挖放射状沟将“基肥宝”(蓬莱市海洋生物肥厂生产 )施入 ,每处理 3株 ,重复 2次 ,设不施“基肥宝”为对照。 8月 30日从处理树的东西南北中 5个方位 ,随机摘取生长中庸枝条基部第 6片成叶 50片 ,测量叶片厚度与面积 ;采收前随机摘取各处理树苹果 10个 ,测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纵径、横径、单果重 ,并实地调查苦痘病发病率 ;11月中旬果树落叶前随机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滨州某信鸽场饲养的500只信鸽,突然出现精神、食欲不好,羽毛松乱,排黄绿色稀便而后死亡。发病后曾用新城疫Ⅰ系苗与Ⅳ系苗2倍量混合饮水,仍有死亡现象。用速治2000与痢疾停治疗无效,特来我所就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l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鸽群于47日龄发病,至60日龄时,已先后死亡病鸽50余只,死亡率达到10%以上。鸽群在1月龄时曾用新城疫Ⅳ系苗点眼、滴鼻,发病后曾用新城疫Ⅰ系苗与Ⅳ系苗2倍量混合饮水,并用速治2000、痢疾停进行防治无效。病鸽缩颈、闭眼无神,羽毛松乱,少数病鸽有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凡发病鸽均排黄绿色稀便。2剖检变…  相似文献   
3.
生物体基因组水平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包含着大量与生物体遗传进化有关的信息。近年来,SNP的检测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在众多的SNP检测手段中,基于测序手段进行SNP检测的方法较为普遍,当下最为广泛应用的测序手段是高通量的第二代测序。利用不同的SNP检测算法,我们可以从生物体的测序数据发掘该生物体的SNP信息,进而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本研究就基于测序手段的SNP检测流程做综述性的介绍,并且深入分析主流的SNP检测算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地点:吉林省舒兰市内容:第三次警监安全生产大检查创新点:在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按照舒兰市公安局、农业局《关于开展农机车辆安全联合检查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舒兰市农机监理站于10月10日组织农机执法人员与公安交警、派出所交管勤务室开展了第三次安全联合检查,重点对卖秋菜的农机车辆和田间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整治和隐患排查。秋收期间是农机作业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地下滴灌灌水器出口正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试验 ,研究了灌水器类型、流量、工作压力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地下滴灌灌水器出口正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灌水器埋入土壤后 ,其出流由于受土壤等因素的限制 ,在灌水器出口处产生了一定的正压 ,该正压随着灌水历时的延长而增大。影响地埋灌水器出口正压的主要因素是灌水器的额定流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42.8%露娜森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2.8%露娜森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2000倍液药量第3次药后14 d防治效果依然能达到90.8%,3000倍液防效同健达2500倍液相当,明显高于大生8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红绿橙功能叶面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在吉林松原、四平和内蒙古通辽进行田间试验,于花生收获干燥后进行生化品质测定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当地施用的其他叶面肥,喷施红绿橙叶面肥在不同试验点均有明显增产作用,增产荚果11.00%~36.46%;按商品花生计,净增收3 124.65~5 290.00元/hm2,投入产出比5.63~9.54;收获的花生种子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脂肪、蛋白质和蔗糖含量,与施用其他叶面肥相比无显著差异;喷施红绿橙叶面肥后收获的花生种子发芽率达100%,极显著高于施用其他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红绿橙叶面肥不仅可用于原料花生生产,而且在种用花生生产上极具潜力,是一款值得在花生种植上推荐使用的肥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气候变化情景下豫北地区农业需灌水次数的变化情况,可为当地灌溉以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分析处理近63 a(1951—2013年)气象数据和新乡七里营站点土壤数据,结合作物生长参数,利用降水、灌溉、作物蒸散发与土壤水分之间变化关系,建立干旱灌水指数模型。此模型中干旱灌水指数(DII)分布在[-1,1]之间,小于0时即干旱需灌水。在现有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下,利用干旱灌水指数模型计算多年需干旱灌水指数,并进一步得到灌水次数。选择冬小麦生长季分别为湿润(1985—1986年)、正常(2004—2005年)、干旱(1983—1984年)的3个典型实际代表年度,夏玉米生长季分别为湿润(2003年)、正常(1993年)、干旱(2009年)的3个典型实际代表年,计算了不同代表年冬小麦、夏玉米作物需水情况。进一步计算得到了冬小麦、夏玉米在典型湿润、正常、干旱3个不同代表年的干旱灌水指数,并进行了有无灌水的干旱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近63 a冬小麦-夏玉米系统每年需灌水2~7次不等,平均需灌水5.1次。冬小麦和夏玉米湿润、正常、干旱3个代表年蒸散发量(ETC)分别为489.4 mm、551.4 mm、481.7 mm和466.1 mm、477.8 mm、529.3 mm。在无灌水条件下典型代表年内,冬小麦、夏玉米都会遭遇不同程度干旱,典型湿润、正常、干旱代表年冬小麦分别灌水2次、3次、4次,夏玉米分别需灌水1次、2次、3次后,基本可以消除干旱对其正常生长影响。综上,通过干旱灌水指数来量化需灌溉次数是可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近10年(2003—2013年)需灌水频次变化大,年际间干旱事件频发,更好的科学灌溉管理可减少干旱对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压滴灌灌水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滴灌研究向低能耗方向的发展趋势,介绍一种新型微压滴灌灌水器。该灌水器主要解决了目前滴灌工程运行费用较高这一难题,实现了灌水器在微压工作条件下流量稳定,而又不易堵塞的目的,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由于其大幅降低灌溉成本,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可行性,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技术、工程、管理、环境及效益组成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特点,采用指标体系法建立了定性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具体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