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浙江省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卵、蛹期寄生性天敌种类、地理分布、作用与效能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农药是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人工合成仿生杀虫剂。我省自1982年以来广泛应用于林木害虫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据1982~1986年的统计,全省使用拟除虫菊酯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等害虫305.7万亩次(其中飞机治虫133.8万亩次)。飞机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Dendir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省的主要成灾性森林害虫。过去对卵蜂的寄生行为仅见单寄生和复寄生。本试验通过对55539粒松毛虫卵的考查,发现有卵蜂共寄生现象。在生物防治区寄生率为0.05%,对照区为0.01%。  相似文献   
4.
1988~1989年在浙江省11个县(市)作马尾松毛虫卵期赤眼蜂抽样调查,经雄蜂外生殖器鉴别,明确有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2种,1988年全年林间调查,二者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6.85%和13.15%,松毛虫赤眼蜂处于优势,拟澳洲赤眼蜂只在一定时期和局部地区占优势。同年对繁蜂站所用的种蜂作考查,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分别占样本数的85.71%和14.29%,即拟澳洲赤眼蜂占优势,但经在柞蚕卵上转主接蜂传代后,松毛虫赤眼蜂的优势得以提高和稳定,在子蜂中占96.15%。在放蜂区林间复查,松毛虫赤眼蜂仍保持优势,占样本数的99.42%。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中能进行近亲交配,其比例高达100%。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马尾松毛虫卵内。交配时间在雌蛹的“活动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林木种子、苗木、木材等调运日益频繁,某些危险性病虫随着这些调运材料远距离传播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日显重要。今年1月,国务院公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对全面开展森林植物检疫提出了各项规定,林业部也拟订了森林植物检疫实施细则,这标志着  相似文献   
8.
农村广泛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削后,森保工作能不能也采取专业承包责任制?本文报道的事实作了肯定的回答。金华地区过去每当松毛虫猖獗,总是由林业部门给群众派器械,送农药、蜂卡,生产队自行防治,由于责任不清,虫情不明,往往马后放炮,劳而少功。实行承包后,群众、干部和林业部门都放心、高兴;从长远看,还有利于各地森防站集中力量开展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有利于林技员和治虫专业户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森保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承包责任制在森保工作中虽然乍露苗头,但同其它方面一样,也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花引来百花俏”,各地森保战线肯定即将出现更多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9.
“六五”期间,林业部组织三十多个科研、高校和生产单位,紧密结合生产开展了松毛虫综合防治科技攻关及防治试点研究。在试验林内开展了种群动态、预测预报、营林技术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及其协调应用、综合组装等多项研究,提出了适合各点实际情况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1989—1990年在室内进行了溴氰菊酯与乐果对马尾松毛虫的混合毒力测定。根据孙云沛,谭福杰等发表的杀虫剂联合作用分析方法,测定了混合剂的组合中,A单用,B单用及A+B混用的剂量—死亡率曲线,绘出剂量对数值—死亡率值直线图,计算出该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从4种不同配比组合中选出溴氰菊酯和乐果以1∶4配比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63,其它三种配比具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